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隧道工程
隧道冬季施工方案29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09-16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65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隧道冬季施工方案29p
2.1设计概况
本标段包括DK16+175~DK18+877.5和DK33+258~DK39+064,其中隧道包括许家梁隧道(4953m)、二道峁隧道(2603m)、张家塔隧道(223m)三座隧道和石峡沟2#大桥(8跨32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四座涵洞(3座4m涵洞和1座2m涵洞)、450m路基。本标段位于中低山区,山坡区山体自然坡度较缓,植被覆盖率低,沟谷发育多呈“V”字形,
2.2工程地质
DK33+258~DK39+064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属盆地东缘,由东南向西北地势升高,线路沿河前进。隧道区属黄土高原地貌,由于长期内外地质应力的综合作用,形成了本地区以黄土丘陵地形为主的地貌景观。根据本区地貌的成因及其形态特征,可将其划分为黄土梁峁区、临谷丘陵区、河谷区。
DK16+175~DK18+877.5位于华北地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河东断褶带西侧,伊陕单斜区东北角与乌拉山—呼和浩特断陷的接合带部位,其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既具备了鄂尔多斯盆地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的主体构造形态,又具乌拉山—呼和浩特断陷的断裂构造发育的特点。
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层(Q )、第四系中更新统风积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延安组()砂岩夹泥岩和煤层,各岩性由新到老描述如下:
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层()
黄土():黄褐色,坚硬—硬塑,局部夹有薄层粉土,土质较硬,具有湿陷性,直立性强,具有大孔隙,局部含姜石,厚15~80m不等,隧道洞身上部普遍分布。属II级普通土,C组填料。
第四系中更新统风积层()
黄土():棕红色,褐红色,硬塑,土质均匀,结构致密,主要成分以粉粒为主,手搓稍有粘感,含白色菌丝条纹,垂直节理发育,局部夹钙质结核,厚度10~60m不等,仅DK36+420和DK36+900钻孔出现。属II级普通土。
第四系中更新统冲击层()
粉质粘土:褐灰色,硬塑。仅在进口DK34+093处出现
侏罗系中统延安组()砂岩、泥岩
砂岩():浅褐色、青灰色,灰白色,岩质较硬,中细粒结构,钙质胶结,中厚层构造,主要物质成分为长石、石英。强风化带属IV级软石,弱风化带属V级次坚石,主要分布于隧道洞身范围内。
泥岩():紫红色,钙质胶结,中厚层状,质软,遇水易软化;属IV级软石,具弱膨胀性。主要分布于隧道洞身范围内。
煤():黑色,IV级软石,在揭示地层中共出现共3层,一般厚度1.5~2.0m,最大厚度为6米,呈条、带状分布于砂、泥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