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隧道工程
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2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3-12-19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60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26p
   高速公路D1工区北闸隧道位于张家沟村北,隧道进口位于鲍家沟村南,出口位于张家沟村。北闸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起点——K69+000为第14合同段,K69+000——隧道止点为第15合同段。其中,第15合同段昭通端K70+370——止点为小浄距隧道,昭通端左、右幅隧道间最小净距约17米。左幅隧道(15合同段)起止桩号:K69+000——K70+425,分界段全长1425米,最大埋深约155.9米;右幅隧道(15合同段)起止桩号:K69+000——K70+465,分界段全长1465米,最大埋深约164米。
2、主要技术标准:
   2.1.1隧道设计为单洞双向双车道隧道。
   2.1.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2.1.3单洞行车道宽度2×3.75m;
   2.1.4建筑限界:隧道净空净宽10.25m,净高5m。
   2.1.5线路纵断面设计高程和平面设计线位置相距1米。
   3、隧道工程概况
   昭通端右洞洞口:洞口采用明洞洞门,隧道出口里程K70+465,明暗分界设在K70+457,明洞长8m。
   昭通端左洞洞口:隧道洞口采用端墙式洞门,隧道出口里程为ZK7+425,明暗分界里程设ZK70+415,明洞长10m。洞口段设34m长管棚,保证安全进洞。
   明洞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回填土石,表层采用粘土隔水,并植草种灌木绿化。
   北闸隧道左洞长1425m,右洞长1465m,隧道出口均位于曲线上。隧道纵坡为单向坡,坡度分别为-1.2%。(线路前进方向为正)
   4、工程地质条件:
   北闸隧道位于张家村北,隧道进口位于鲍家沟村南,有小路通往;出口位于张家村,便道通往,交通条件一般。
   4.1地形地貌
   隧道处于低中山构造剥蚀地形地区,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坡度20°~40°,坡面植被发育,多为松树,基岩出露较好,地质作用以风蚀为主。隧道所穿越山脉呈北东~南西方向。隧道进出口均为冲沟,出口沟内有水。
   4.2地质构造
   测区区域上地处“川滇经向构造带”的北段东沿,东部与华夏式构造交接,南北向构造、北向东构造最为明显,为主要构造,二者以明显的联合、复杂关系交织在一起。岩层产状较稳定,125°~130°∠55°~60°;主要发育两组节理:215°~290°∠55°~60°有0°~30°∠65°~90°。节理多为闭合~微张,延伸长为2~3米。
   4.3、地质评价
   隧道围岩由滑坡堆积层碎石、坡洪积层粉质黏土、泥质砂岩、泥岩、页岩等组成。
   细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层间结合一般,局部构造裂隙发育。细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接触处易出现坍塌,施工时应予以重视,随时注意围岩变化变更支护参数。
   隧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左幅出口存在偏压问题,洞身由于埋深稍大,影响稍小,洞口及浅埋段则影响较大,隧道主要围岩级别以Ⅲ~Ⅴ级为主,隧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总体上来讲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