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为确保隧道开挖施工质量,规范隧道开挖施工作业。
施工方法及开挖方法
采用新奥法施工,全断面开挖。
开挖要求
4.1洞口段施工
4.1.1洞口工程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图纸要求提早完成,以减少对原地层的干扰;
4.1.2按图纸要求,在洞口施工放样的线位上进行边坡,仰坡自上而下的开挖,不得采用大爆破,尽量减少原地层的扰动;
4.1.3边坡,仰坡上浮石,危石要清除,坡面凹凸不平应予以整修平顺;
4.1.4洞门端墙处的土石方,应结合地层稳定程度,洞门施工季节和隧道施工方法等进行开挖;
4.1.5松软地层开挖边坡,仰坡时,宜随挖随支护,加强防护,随时监测,检查山坡稳定情况;
4.1.6进洞前必须完成应开挖的土石方,废弃的土石方,应堆放在指定地点,边坡,仰坡上方不得堆置弃土石方;
4.1.7边坡,仰坡外的防排水系统应于洞口土石方开挖前完成;
4.1.8边坡,仰坡外的上方,如有坑洼积水时,不得用土石方填筑,以免流失堵塞排水沟渠,影响洞口安全;
4.2洞身开挖作业
4.2.1 洞口处边坡防护工程未完成,不得进行洞身开挖;
4.2.2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围岩自承能力,采用减少围岩扰动的方法进行洞身开挖;
4.2.3洞身开挖断面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尽量做到不欠挖和不超挖;
4.2.4严格控制欠挖,当岩层完整、岩石抗压强度大于30Mpa 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内不大于0.1 m2)欠挖,但其隆起量不得大于5cm。拱、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
4.2.5当两相对掘进工作面接近打通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当两工作面的距离剩下15m 时,应从一面掘进贯通;
4.2.6浅埋隧道开挖时应严格控制地表沉陷,减小循环开挖进尺和防止塌方,根据具体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
4.2.6.1施工中为减少对围岩扰动,宜采用单臂掘进机或风镐开挖,爆破开挖时应遵循短进尺、强支护、弱爆破、勤观测的原则;
4.2.6.2应加强对拱脚的处理,安设锁脚锚杆;
4.2.6.3及时施作仰拱或临时仰拱;
4.2.6.4若初期支护变形过大,又不宜加固时,可对洞周2-3米范围内的围岩进行系统岩石注浆;
4.2.6.5在II类以下软弱破碎围岩或有涌水时,应采用预注浆,或从地表安设地层锚杆,或洞内环形固结注浆或采用管棚法加固地层;
4.2.6.6应加强地表下沉、拱顶下沉的观测,并及时反馈以指导施工;
4.3钻爆作业
4.3.1钻爆作业必须按照钻爆设计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引爆;
4.3.2钻眼前应定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线和断面轮廓,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钻眼;
4.3.3炮眼的深度、角度、间距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以下精度要求:
4.3.3.1掏槽眼 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 ;
4.3.3.2辅助眼 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5 cm;
4.3.3.3周边眼 沿隧道设计断面轮廓线上的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 cm,周边眼外斜率不得大于5 cm/m,眼底不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0 cm,最大不得超过15 cm;
4.3.3.4内圈炮眼至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得大于5 cm,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内圈炮眼与周边眼宜采用相同的斜率;
4.3.3.5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并相应调整装药量,力求除掏槽眼外的所有炮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4.3.4钻眼完毕,应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
4.3.5装药前应将炮眼内泥浆、存水及石粉吹洗干净,所有装药的炮眼均应及时堵塞炮泥,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宜小于200mm;
4.4钻爆设计
4.4.1光面爆破的要求
4.4.1.1残留炮孔痕迹,应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炮孔痕迹保留率:硬岩不少于80%,中硬岩不少于70%,软岩不少于50%;
4.4.1.2相邻两孔之间的岩面平整,孔壁不应有明显的爆破裂隙;
4.4.1.3相邻两孔之间出现的台阶误差不得大于150mm ;
4.4.1.4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及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
4.4.1.5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并使药量沿炮眼全长合理分布;
4.4.1.6周边眼宜采用小直径药卷和低爆速炸药.可借助传爆线以实现空气间隔装药;
4.4.1.7爆破开挖一次进尺应根据围岩条件确定;
4.4.1.8炮眼布置要求:
4.4.1.8.1掏槽炮眼布置在开挖断面的中央稍靠下部,以使底部岩石破碎,减少飞石;
4.4.1.8.2周边炮眼应沿设计开挖轮廓线布置;
4.4.1.8.3辅助炮眼应交错均匀地布置在周边眼与掏槽眼之间并垂直于开挖面打眼,力求爆下的石渣块体大小适合装渣的要求;
4.4.1.8.4开挖断面底面两隅处,应合理布置辅助眼,适当增加药量,消除爆破死角,断面顶部应控制药量,防止出现超挖;
4.4.1.8.5宜用直掏槽,眼深小于2米时可用斜眼掏槽,两个掏槽炮眼间距不得小于20cm ;
4.4.1.8.6斜眼掏槽的炮眼方向,在岩层层理或节理发育时,不得与其平行,应呈一定角度并尽量与其垂直;
4.4.1.8.7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保证开挖面平整,但掏槽炮眼应比辅助炮眼眼底深10cm ;
4.5洞内运输
4.5.1弃渣装运不得干扰任何施工作业或其它设施,隧道弃渣应在规定地点弃置,做好妥善防护,必须避免因弃渣而引起排水不畅,污染水源及过高堆积引起坍塌崩溃等的不良后果;
4.5.2各类进洞车辆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制动有效,严禁人料混载;
4.5.3进洞的各类机械与车辆,宜选用带净化装置的柴油机动力,燃烧汽油的车辆和机械不得进洞(如通风良好,可以达到通风与防尘的要求者除外)
4.5.4所以运载车辆均不准超载,超宽,超高运输,运装大体积或超长料具时,应有专人指挥,专车运输,并设置显示界限的红灯;
4.5.5进出隧道的人员应走人行道,不得与机械或车辆抢道,严禁扒车,追车或强行搭车;
4.5.6无轨运输应遵守以下规定:
4.5.6.1洞内运输的车速不得超过:人力车5Km/h;机动车在施工作业地段单车10Km/h,有牵引车时及会车时5Km/h;机动车在非作业地段单车20 Km/h,有牵引车时15 Km/h,会车时10 Km/h;
4.5.6.2车辆行驶中严禁超车;
4.5.6.3在洞口、平交道口及施工狭窄地段应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应设专人指挥交通;
4.5.6.4凡停放在接近车辆运行界限处的施工设备与机械,应在其外缘设置低至红色闪光灯,组成显示界限,以防运输车辆碰撞;
4.5.6.5在洞内倒车与转向时,必须开灯鸣号或有专人指挥;
4.5.6.6洞外卸渣场地段应保持一段的上坡段,并在堆渣边缘内0.8米处设置挡木;
4.5.6.7路面应有一定的平整度,并设专人养护;
4.5.6.8洞内车辆相遇或有行人通行时,应关闭大灯光,改用近光或小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