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隧道工程
隧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30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3-12-13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36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隧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30p
    本合同段里程范围为K6+280~K13+600,全长7.32km。本合同段共计章岭隧道和白水洋隧道2座隧道。章岭隧道左洞起讫里程为ZK10+369-ZK10+765,右洞起讫里程为YK10+370-YK10+822,白水洋隧道左洞起讫里程为:ZK11+235~ZK12+663,右洞起讫里程为:YK11+230.4~YK12+610 ,其中左洞出口设15m明洞,右出口设17m明洞。隧道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单洞行车道宽为8.75m,
2.2水文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白水洋隧道隧址区属低山丘陵地貌,沿北东向穿越丘陵区,地形起伏大,进出处地面高程920~925m(章岭隧道930~940m),出口处地面高程945~955m(章岭隧道925~935m),隧道轴线最高点高程1158m(章岭隧道991m),相对高差约238m(章岭隧道66m),沿线地形呈波状起伏,沟谷较发育,以北东向为主,宽度较窄,切割不深,但长度较长,地表植被较发育,覆盖层较薄。
   (2)地层岩性
    隧道场区位于闽东火山断坳带屏南-梅林断陷带之中北段,其西北侧靠近政和-大浦北东向深大断裂带,北面及南面分别位于松溪-宁德北西向、明西-罗源东西向大断裂毗临,东部有福安-南靖南北向断裂延入,并且以其为主导,控制了一系列的北东向、北北东向、北西向及南北向构造。区域性构造较稳定,岩浆活动主要受燕山晚期亚旋回控制。
    隧道区无活动断裂、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岩溶等其它不良地质作用,隧址区现状总体稳定。
  (3)地下水
   本隧道区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带网孔裂水和基岩裂隙水,前者赋存第四系残坡积层底部及基岩弱风化带,后者赋存于岩性接触带及节理裂隙密集带中。进、出口地下水稳定水位一般分布于碎块状强风化层中。
3、安全管理体系
3.1安全管理目标
    (1)杜绝因工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2)严防重大爆炸、火灾和交通事故;(3)年重伤率、轻伤率分别控制在0.5‰、3‰以下。
3.2安全管理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周云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总监丁晓勇主抓安全工作。项目部设立专门的安质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隧道施工队配备专职安全员,作业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
3.2.1安质部管理职责
  (1)协助项目总监工作,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劳动防护、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
  (2)修订有关安全生产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教育。
  (3)参与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编制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
  (4)组织本项目定期安全生产大检查,按计划开展安全监督检查活动。
  (5)参加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定期向公司安质部报告安全生产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