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隧道全长32.605km,是目前在建最长的双洞单线铁路隧道,本标段隧道长15253m,没有路基和桥涵等工程。隧道出口高程为3324.1m,7#斜井口高程为3676.35m。隧道通过区属青藏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区,根据天竣县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0.5℃,极端最高气温28.0℃,极端最低气温-35.8℃,最大平均日温差24.7℃,常冬无夏,春秋相连,年平均降水量341.6mm,年最大降水量453.2mm,年平均蒸发量1791.4mm,最大积雪厚度21cm,最大冻结深度299cm。
3.1.2.隧道区域性深大断裂多,地质构造极其复杂
(1)断裂构造: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根据断层规模及其构造意义分为两级,一级为区域性深大断裂(F),二级为区域断裂或次级断裂(f)。根据断层走向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组,北西向断裂组,北东向断裂组、北北西向断裂组,其中以北西向断裂最为发育,它们一般规模较大,同时也构成了测区的主构造线。
①区域性深大断裂(F)
二郎洞断裂带(F3):该断层位于二郎洞附近,该断裂为区域性深大断裂,断层规模大,并且未来还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对工程影响较大。隧道于DK303+667~DK304+047段通过,通过长度380m。
②二级断裂
a.北西向断裂组:f17断层破碎带宽约40~150m,主要由碎裂大理岩、断层泥、断层角砾组成,隧道在DK302+891~DK303+031以大角度通过该断层,通过长度为140m。f20西端与f21断层相交。断层长度约7Km,隧道于DK304+284~DK304+414大角度通过该断层,通过长度为160m。f22断层破碎带宽约60~100m,断带由碎裂岩、断层角砾组成。隧道通过处和f23相交通过。f23破碎带宽约50~100m,断带由断层角砾、构造透镜体及碎裂岩组成,隧道通过处和f22相交通过,通过长度为205m。f25断层破碎带宽约80~100m左右,由碎裂片麻岩、角砾岩组成。隧道于DK305+610~DK305+870以大角度通过,通过长度260m。
b.北北西向断裂组:f13断层破碎带宽约50m左右,边部为强劈理化带,宽度由黄褐色断层泥砾组成。隧道在DK299+267~DK299+312段以大角度通过该断层,通过长度为45m。
c.北东向断裂组:f14破碎带宽度约80~180m,隧道在DK301+284~DK301+524段以大角度通过该断层,通过长度为240m。
(2)褶皱构造:区内褶皱发育,总体上呈北北西向展布,主要发育华力西期和印支期褶皱带。褶皱构造在区内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种以下古生界、石炭系中的褶皱为代表,以近于线状的紧密褶皱为主,属基底褶皱性质;一种以二叠、三叠系中的褶皱为代表,以开阔的正常褶皱为主,属盖层褶皱性质;第三种是上第三系中的褶皱,以波状起伏的缓倾斜正常褶曲为主,是新构造运动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