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包家山隧道以南的一座双向四车道二连拱隧道,位于陕西省安康县茨沟镇。隧道全长328m,进口段位于缓和平曲线上。隧道最大开挖宽度为25.35m,最大开挖高度为9.15m。在隧道出口因山势不均,存在明显的偏压。隧道最大埋深为80.20m,在进、出口位置,属于浅埋范围。
2、工程地质
隧址区上行线SK166+795~SK166+940、下行线XK166+792~XK166+942之间见有区域性F57构造挤压带通过,该挤压带倾向北东,倾角50~60度,走向与线路近于直交。挤压带地表可见长度170米,隧道进口端0~110米段位于该构造带上。暗洞内围岩以Ⅴ、Ⅲ级为主,由强风化板岩构成,构造节理、裂隙、褶皱、揉皱发育,呈松散结构。富水性弱。
三、施工监测设计
1、监测目的
a.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把握施工中围岩和支护的力学动态信息及稳定程序及时反馈,了解施工过程中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以指导施工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b.用现场实测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把监测结果反馈给设计及指导施工,为修改施工方法、调整围岩级别、变更支护设计参数提供依据;
c.通过监控量测对工程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监控;
d.通过监控量测进行隧道日常的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e.通过施工现场的监控量测,确定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间;
f.通过监控量测了解该工程本身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的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该工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3.2 监测项目
根据王庄隧道的地质情况和隧道施工方法,将地质和初期支护观察、地表下沉量测、水平净空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锚杆轴力作为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同时配备选测项目所需的设备,必要时实施选测项目。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项目、方法及频率要求严格按照部颁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实施。监测内容及监控量测计划见《王庄隧道监控量测计划图》。
根据工程特点,以变形监测为主。主要监测项目有:
a.地质和支护状态观察;
b.地表下沉监测;
c.洞内拱顶下沉监测;
d.洞内水平收敛监测。
e.锚杆内力及抗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