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吉图珲客专线JHSI标段隧道喷射混凝土的施工。
2.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进场后同设计单位联系进行现场桩橛交接工作,交接时作好桩橛标识,并绘制点之记。根据现场地形布设控制网,保证洞口控制点不小于3个,洞口点到后视控制点的边长不小于300m。桩橛埋设为砼包钢筋,深度不少于50cm。桩点周围的观测环境要清理干净,并进行编号。然后进行控制网测量,测量成果报上级部门审批,经上级部门批准后使用。
利用导线网,测量放出轮廓线,采用红油漆(或木桩、其他方式)作出明显标识,标明里程桩号;检查围岩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查结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结构物表面是否有异常,表面平整度情况,超欠情况等。
3.技术要求
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设计厚度满足设计要求,设计强度等级为C25或C30砼。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满足: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发生管路堵塞、能向上喷射至设计厚度的要求。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喷射混凝土施工
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喷射混凝土在洞外拌和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采用湿喷机喷射作业。在隧道开挖完成后,先喷射4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然后打设锚杆、架立钢架、挂钢筋网,对初喷岩面进行清理后复喷至设计厚度。施工工艺见图1。
4.1.1 喷射前准备
⑴喷射前应对受喷岩面进行处理。一般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受喷岩面的浮尘、岩屑,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若微泥、砂质岩面时应挂设细钢筋网(网格宜不大于20×20mm、线径宜小于3mm),用环向钢筋和锚钉或钢架固定,使其密贴受喷面,以提高喷射混凝土的附着力。喷射混凝土前,宜先喷一层水泥砂浆,待终凝后再喷射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