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隧道工程
隧道施工方法及工艺7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3-10-31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1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隧道施工方法及工艺7p
本标段共有4座连拱隧道,包括雅二隧道、太平港一号隧道、太平港二号隧道、太平港三号隧道,总长度为1585米(×2)。
    1、雅二隧道:长度为490米,里程K101+260~K101+750;平面曲线半径R=1000m,隧道路面横坡右超高3%。    A、明洞:总长度为50米,里程位置分别为进口K101+260~K101+270长度10米,围岩类别为Ⅲ类;出口K101+710~K101+750,长度40米,围岩类别Ⅱ类。    B、暗洞:长度为440米,里程K101+270~K101+710;其中里程段K101+300~K101+510,K101+540~K101+690,长度为360米,围岩类别为Ⅳ类;K101+270~K101+300,K101+510~K101+540,K101+690~K101+710段,长度80米,围岩类别为Ⅲ类。
    2、太平港一号隧道:长度为365米,里程为K102+935~K103+300,其中K102+935~K103+085围岩类别为Ⅱ类,K103+085~K103+155及K103+225~K103+300围岩类别为Ⅲ类,K103+155~K103+255围岩类别为Ⅳ类;进口明洞为偏压明洞。
    3、太平港二号隧道:长度为280米,里程为K106+540~K106+820;其中K106+655~K106+725,K106+788~K106+820围岩类别为Ⅱ类,K106+540~K106+570,K106+615~K106+655及K106+725~K106+788围岩类别为Ⅲ类,K106+570~K106+615围岩类别为Ⅳ类。
    4、太平港三号隧道:长度为450米,里程为K107+850~K108+300,其中K107+850~K107+870围岩类别为Ⅱ类围岩,K107+900~K107+920,K108+190~K108+210,K108+260~K108+300围岩类别Ⅲ类,K107+920~K108+190,K108+210~K108+260围岩类别为Ⅳ类。
二、施工方法
    该标段4个隧道全部为连拱隧道,全断面开挖一次成型跨度太大,洞体围岩易失稳造成坍塌事故,故主要采用三导坑超前先墙后拱法施工,另一侧洞体拱部及“核心土”的开挖(“核心土”待初期支护完成后开挖)必须待一侧洞体相应位置段的全部衬砌完成并能承载后方可进行;装碴采用挖掘装碴机;运碴采用14立方米梭式矿车和4立方米侧卸式矿车电瓶车牵引运输;初期支护采用三联机完成。二次模注衬砌采用液压活动模板台车,泵送高压喷注完成(0.5~1Mpa)。    隧道通风采用11KW风机或28KW风机接负压柔性φ600风管压入式通风,安设在洞口和风管位置相同的平台上,成洞地段采用铁皮风管。隧道施工排水采用线路坡度排水或设置集多个水坑用抽水机通过管道将水排至洞外。
    1、雅二隧道    (1)K101+260~K101+270及K101+710~K101+750明洞段施工采用松动弱爆破开挖,利用挖掘机和斗车转运土石方;开挖成型检查合格后,及时搭架支模,边墙拱圈砼浇注一次成型,砼浇注时注意对称浇注,边拱砼完成后跳段完成仰拱,并及时施工边洞门和回填,回填土填土坡率不大于1:1.25,锥坡部分1:1至自然坡。    (2)K101+270~K101+300及K101+690~K101+710段暗洞采用三导坑掘进,每掘进10米,完成同一侧拱部及核心土的开挖、成型,检查断面后即进行初期支护,安设纵向每间隔1米一榀14号工字钢拱架,共7榀,纵向采用钢筋拉杆连接形成整体,喷射砼厚20厘米及安装φ25×5先锚后灌中空注浆锚杆,锚杆径向间距120厘米,纵向间跨100厘米,另一侧洞体导坑继续掘进,并采取临时支护确保安全,并及时施做矮边墙,拱部及“核心土”不开挖,待一侧洞体二次衬砌完成,承载后再进行。其中K101+510~K101+540段穿越断层构造影响带,采用φ108×6mm超前管棚注浆改善围岩状况及加强支护,预防坍方。    (3)K101+300~K101+510及K101+540~K101+690段,由于围岩整体性较好,拟采用一侧洞体全断面开挖,并分别按照设计要求围岩Ⅲ类设计标准及时初期支护(同上)及Ⅳ类围岩初期支护(挂网喷砼15cm,安设φ25×5mm先锚后灌中空注浆锚杆,锚杆径向间距120厘米,纵向间距200厘米);另一体洞体仍按导坑掘进,并及时施工边墙,其余分部开挖时间同上。
    2、太平港一号隧道   (1)K102+935~K103+085段施工采用三导坑掘进,爆破采用光面爆破。爆破前采用专用水平钻机钻孔,安装长度为8米108×6mm大管棚,并利用管棚围壁设置的梅花形注浆孔对围岩进行预注浆,以固结围岩,改善围岩稳定条件,对于开挖成型段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当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及时施做中隔墙及一侧洞体矮边墙;当中隔墙能承载后,在中隔墙顶用木块临时锲紧其上部围岩,起到临时支撑作用。   (2)K103+085~K103+155及K103+225~K103+300段采用三导坑先墙后拱法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对洞顶围岩加强,采用短进尺,小爆破掘进,并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喷砼厚20厘米,含14#工字钢拱架,纵向间距为1米,φ25×5mm先锚后灌中空注浆锚杆,锚杆径向间距1.2m,纵向间距1m)。   (3)K103+155~K103+225段,围岩类别为Ⅳ类,完整性、稳定性好,采用全断面开挖,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初期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