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隧道工程
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3-07-30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476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6p
   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隧道,位于神农架林区红坪镇塔村与红河村交界处。隧道起讫里程桩号为K1566+585~K1567+955全长1370m。单洞建筑限界净宽10.0m,净高5.0m,隧道最大埋深约365m。隧道进、出口分别位于R=290m、 R=420m右偏曲线上,纵坡为-1.0%单向坡。隧道进口采用端墙式洞门,出口采用削竹式洞门。
   围岩级别为Ⅲ级845m;Ⅳ级375m;Ⅴ级150m。
   2、工程地质
   隧址属构造剥蚀中山地貌,隧道轴线约呈224°方向穿越NWW-SEE走向的山体,地面高程在1810m~2190m之间,相对高差约380m。
   隧道区基岩露头较差,总体植被较茂密。进口地形坡度较陡,自然坡角约35°,出口地形坡度稍缓,自然坡角约30°。进口位于塔坪村北东侧深山冲沟内,交通极闭塞,出口跳高G209国道不远,交通较便利。
   隧道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新华夏系一级大型隆起带。主要穿越地层为寒武系下统水井沱组+石牌组强~弱风化页岩、炭质页岩,局部地段岩石破碎,稳定性差;隧道进出口附近有薄层第四系残坡积碎石土。
   隧址区地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隧址区内地表无稳定水流,仅在雨后出现暂时性地表水流。地下水有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由大气降雨补给。一般水量较小,在斜坡低洼处渗出,主要表现为地表潮湿。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具弱腐蚀性。
   3、结构形式
   隧道采用初期支护和二次模筑衬砌的复合式衬砌形式。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全断面模筑二次衬砌,隧道衬砌支护参数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