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基坑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础垫层施工→基础模板及钢筋加工安装→基础砼浇筑→墙身及涵台模板钢筋加工安装→墙身及涵台砼浇筑→盖板安装→沉降缝处理→进出口结构→台背回填→盖板整体验收。
2、测量放线:采用索佳SET210K全站仪按照设计图纸对盖板涵位置的地形、地质、方向、长度、宽度、进出口高程及排灌系统、河流、村道的衔接进行测量核对。并在施工现场附近增设准确的临时水准点,以便施工时检查。
3、基坑开挖:先在涵洞、通道范围内的原地面进行静力触探试验,经触探试验基底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后,根据测量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地面标高,在经监理工程师复测合格后进行开挖。如基底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则按有关程序进行上报监理、总监办及业主有关人员商议处理方案后,方可开挖。开挖视其深度制定具体方案,基本采用分层分段的方法,先用机械开挖,余下20~30cm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时如遇涌泉、涌砂影响基坑边坡稳定时应加固防护,并配备抽水设备,排除地下水。基底应尽量控制平整,无明显凹凸现象,保证基坑纵坡与涵底纵坡相接近,在开挖时应将进出水口一并开挖,并在涵基外侧开挖一处比基底深30~50cm的集水坑进行聚水抽水。
基底质量控制:
①、在基坑开挖处理完毕,确定基底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后,审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确认合格并签证认可,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②、基底检验内容:
a、检查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
b、检查基底排水情况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c、检查施工日志及有关试验资料等。
③、基底平面位置和标高允许偏差规定如下:
a、平面位置: ±20mm
b、基底标高:土质: ±5cm
4、基础垫层施工
采用透水性良好的天然级配砂砾,分层摊铺和夯实。保证压实度、平整度,并做好基坑排水工作。做好基础的放样,报监理现场检查验收。
5、基础模板及钢筋加工安装
按基础的放线位置进行基础模板的安装及钢筋绑扎工序。按图纸要求绑扎布置钢筋,钢筋接头采用双面焊,其焊接长度不应小于5d(d为钢筋直径)绑扎一定数量的小块水泥砂浆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安装应牢固、稳定,经监理验收后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6、基础砼施工
由于涵洞、通道基础砼的厚度不大,但考虑到沉降缝的设置,因此施工时,不能一次成型,只能分节跳开进行,也就是说先浇筑一三五节,再浇筑二四六节,依次类推。沉降缝的设置按各个涵洞通道的设计要求进行设置。
浇筑基础砼时,特别注意密集钢筋部位砼的振捣密实,振捣至砼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为止。振动棒振捣钢筋部位砼时,尽量不要碰撞钢筋,更不得触移钢筋,如有触移马上纠正。每次振捣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拔除振动棒,不得将振捣棒斜拔或横拔,严禁在停振后把振捣棒拔出,以免在砼中产生空洞。
基础砼浇筑至设计标高后,整体式的基础要将流水面抹平,两侧墙身位置让其粗糙,增强与墙身的结合;基础墙身位置在砼顶面达到高程并振捣结束,初步整平后,在涵台与基础连接部插入部分“石笋”并使基“粘牢”。分离式的基础也要保证墙身结合部位的粗糙。按设计要求预埋墙身或模板安装的支撑钢筋。待砼终凝后开始淋水养护。每天淋水次数视环境湿润与温度而定,保证砼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
7、墙身模板及钢筋加工安装
为保证墙身外观线型质量,墙身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安装时,保证支撑牢固,确保其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平整度,并按设计要求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