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桥梁工程
大桥挂篮施工组织设计1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07-01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49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大桥挂篮施工组织设计16p
大桥K31+867~K32+383位于兴义市威舍至至鲁屯一级煤炭专用公路主线第四合同段上,桥梁全长516m ,桥面总宽21m主桥为[3*30+3*30+(77+140+77)+1*30]共4联,引桥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筒支后后桥面连续T梁,主桥为连续刚构桥,桥梁平面位于直线上,桥面纵向为-1.5%与0.6%的凹型曲线,桥面横向为2.0%的双向横坡。
(二)、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特征:
1、地形、地貌:
桥位于兴义市清水河镇与马玲镇交界,纳秧与小蚌之间,上跨马岭河大峡谷。属构造剥蚀低中山侵蚀峡谷地貌,海拔在983~1112m之间,相对高差129m。桥轴线岸坡地势陡峻,威舍岸较缓,30~35°,鲁屯岸较陡,40~90°。桥位区域构造位于乐黑~万屯~鲁屯向斜西南翼,未发现活动性断裂及区域性断层通过,构造简单,岩性单一,地层稳定,岩层产状285°<11°。
乐黑~万屯~鲁屯向斜:经乐黑、万屯、鲁屯等地,长大于35Km。轴向北西断280°,中段340°,南东段300°,呈反“S”型。核部地层为三迭系中统关岭组第三段(T2g3),翼部地层关岭组第二段(T2g2)、第一段(T2g1)及下统永宁镇组第二段(T1yn2)。地层10~30°,枢纽以10°左右倾角昂起。形成开阔平缓的向斜,万屯附近大部被断层切失,纵横断层发育。
桥位区出露地层较新,基岩为三叠系。覆盖层为第四系坡积粘土、崩塌块石土,具体岩土划分与岩性分述如下:
(1)残坡积粘土(Q4el+d1):褐色,可塑~硬塑状,碎石含量10~15%,粒径2~20mm不等。钻探揭露厚度0.5~4.0m,桥位区普遍分布,普通土II级。[fao]=180Kpa(经验值)。
(2)块石土(Qc):褐色,中密,潮湿,块石以次棱角状为主,灰岩成分,粘粒含量10~20%。钻探揭露厚度4.5~6.5m,崩塌成因,河床堆积,间夹褐色中密砂土,呈交互沉积,普通土II级。[fao]=200KPa(经验值)。
(3)强风化灰岩:深灰色,碎裂结构,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破碎,属软岩。岩芯呈块状、短柱装,厚1.5~3.0m。软石IV级。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500KPa(经验值)。
(4)中风化灰岩:灰色,中厚层~厚层状,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属较坚硬岩,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次坚石V级。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42.55Mpa,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2000KPa 。

2、水文、气象:
桥位区地表径流马岭河,系盘江北岸一级支流,流量大而急。桥位区河谷较开阔,水流较平缓。两岸岸坡地势较高,地表水不发育,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降水沿斜坡汇入马岭河。地下水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桥位区地下水赋存条件简单。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其次为覆盖层孔隙水。两岸地势较高,地下水埋藏较深,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出露。河谷地带受河水补给,地下水位略高于河床水水位。根据水质分析资料,地表水类型为[C]NaI型即碳酸盐钙质水,PH值为7.60。根据JTGC20-2011标准,桥位区水对混凝土结构物有硫酸盐、镁离子和总矿化度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氯盐微腐蚀性。
区属亚热带温暖春干气候,热量条件好,光照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热同季,雨旱季节明显,年平均气温16.1℃。最热七月均温22.2℃,最冷一月均温7.1℃,极端最高气温34.9℃。极端最低气温-3.1℃。年平均积温4756℃。年日照时数1647.3小时。年均降水量1520.9mm,降水量多集中于五至十月。年无霜期342天,南部冬春季常偏旱,北部夏季时有冰雹灾害。

3、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
桥位区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现象,岸坡稳定,岩层产状285°<11°。根据钻探资料判断桥位区地层稳定,中风化层(持力层)岩质较坚硬,无软弱夹层。工程建设对场地已有地质环境改变较小,不会诱发新的地质灾害。
综上所述,场地整体较稳定,适宜修建构筑物。

(三)、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一级公路;
2、设计车速:60m/h;
3、桥梁宽度:2×[0.5m(防撞护栏)+净9.5m+0.5m(防撞护栏)]=21
4、桥面横坡:2%,双向;
5、桥面纵坡: ≤5%;
6、洪水频率:1/100;
7、桥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8、设计安全等级:I级。
9、耐久性设计环境类别:I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