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工程是现浇梁施工中关键工序,关乎现浇梁梁体质量。预应力筋张拉、压浆中现场技术员必须全程旁站,并根据设计规范及技术交底严格管控施工质量,分部、局指、监理、业主单位等发现现场技术员未旁站的立即进行通报批评并经济处罚,再次出现加倍处罚。
一、预应力体系安装、混凝土浇筑前检查
1、钢绞线存放必须下支上盖,锈蚀、污染严重的不得用于梁体内。钢绞线、锚具使用前必须检查检验,合格者方可使用,波纹管下料前仔细检查,有缺陷、不合格的禁止用于梁体施工中。
2、钢绞线下料时充分考虑张拉千斤顶及工作锚作业长度,并且做到同束每根长短一致。
3、仔细检查预应力管道数量及位置,认真填写预应力管道位置检查表,保证不漏埋、不错埋。
4、钢束管道位置用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牢固焊接在钢筋骨架上,在管道位置与骨架钢筋相碰的地方,稍加移动钢筋保证管道位置不变,定位钢筋基本间距不大于0.6m,转向处应加密,并保证管道位置正确,锚垫板与喇叭管尺寸正确,喇叭管的中心线与锚垫板严格垂直、喇叭管和波纹管的衔接要平顺,不得漏浆,波纹管内穿衬管防止漏浆堵塞孔道。
5、施工时禁止预应力筋过电,焊接钢筋时注意保护预应力筋、管道,杜绝焊渣落在预应力筋、管道上。
二、预应力索张拉
1、张拉前仔细检查千斤顶、油表是否配套,是否在有效标定使用期限内。
2、安装锚具前检查锚垫板下混凝土是否有蜂窝和空洞,必要时采取补强措施。
3、安装限位板前,严格检查锚垫板是否清理干净,锚环是否对中,夹片外露量是否一致,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4、安装张拉千斤顶前应将锚垫板、喇叭口清理干净,使千斤顶能与锚垫板密贴,减少钢绞线的摩阻力。张拉时千斤顶要对准孔道,偏差不大于10度,顶紧夹片要轮番数次,夹片要平齐,千斤顶要吊正。
5、预应力筋张拉应按设计要求的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
1)预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60%后进行,预张拉时端模应拆除,内模应松开,不应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预应力筋的张拉数量、位置、顺序和张拉力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2)初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数量、位置、顺序和张拉力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终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值达到设计值后、龄期不少于10d时进行,张拉时应以控制应力相应的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钢绞线的伸长量作校核。
6、张拉应按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进行,应使千斤顶、锚具和孔道位于同一轴线上;张拉期间应采取措施避免锚具、预应力筋受雨水、养护用水浇淋,防止锚具及预应力筋出现锈蚀。
7、张拉应两端同步对称张拉,防止梁体发生扭曲,必须配对讲机联络,两端油压表上升速度差不超过2MPa,否则应及时调整,保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8、钢绞线张拉、实际伸长量的量测及计算方法
张拉时当钢绞线的初始应力达0.2σcon时停止供油,检查夹片情况完好后,测量千斤顶伸长量ΔL1、工具锚夹片外露量Δ1;到达σcon后,测量千斤顶伸长量ΔL2、工具锚夹片外露量Δ2;则实际伸长量ΔL=[(ΔL2-ΔL1)/80%]-(Δ2-Δ1),两端同时张拉时,其伸长值为两端张拉伸长值之和,当实际伸长量之和未超过理论伸长值的±6%时稳压5分钟后锚固。(实际伸长量之和小于理论伸长值的6%时逐步超张拉3%σcon)
9、断、滑丝的规定:张拉过程和张拉后要检查钢绞线是否有出现滑丝、断丝的现象,断、滑丝总数不得超过节段截面钢丝总数的5‰,并不得在同一截面,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
10、测量伸长量用的钢板尺应具备准确性,刻度明晰,测量人员要具备一定业务素质。
11、张拉时,工人必须系好安全带,千斤顶必须用葫芦牢固固定在梁体上,千斤顶正面及侧面1米范围内禁止站人,停止进油等待1分钟后才能测量伸长量
12、张拉锚固完之后,将多余钢绞线切除时,锚环面以外保留3cm以上,且用手砂轮切割机切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