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路乌湾桥起讫桩号为红南二级公路K32+230~K32+330,左幅桥长142.24m、右幅桥长138.12m,上部结构:36+60+3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以中单孔跨越深汕高速公路。下部结构为柱式桥墩,肋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下设计净空8.5m。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设计行车速度80km/h。
1、桥梁桩基采用人工挖孔作业。
2、临时建筑物。施工现场设工地值班室、料库、钢筋加工场。
4、施工用电、用水。施工用电从乌湾至团脑线侧高压杆处搭接,安装250KVA变压器,使用电缆敷设进入。施工用水接用自来水,不再建临时蓄水设施。
5、施工噪音。墩台施工时,在脚手架外侧用彩条布全封闭,悬臂梁施工时,在挂蓝两侧和底部用彩条布全封闭。可防止施工噪音和电焊弧光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二、施工流程和安全技术措施
本桥施工的工艺、工序、质量要求均执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的有关要求。施工流程。
㈠、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本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1#、2#墩桩为m×φ1.5m×32根。1#墩桩位距高速公路硬路肩最小距离8.2m,最大距离18.6m;2#墩桩位距高速公路硬路肩最小距离7.7m,最大距离18.7m。0#台、3#台桩为30m×φ1.5m×24根。钻孔及灌注计划工期45天。
1、钻孔机械安装位置,选在0#台至1#墩、2#墩至3#台之间,不会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造成影响。钻机就位后,对钻机的配套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安设必须平稳牢固;钻架要加设斜撑或缆风绳。
2、钻孔使用的泥浆,冲孔施工用水不得流入公路,防止污染道路,影响交通安全。
㈡、墩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本桥墩台施工计划工期为45天。墩台施工模具采用定型组合钢模,16T汽车吊安装。吊装作业前必须严格检查设备各部位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作业地面坚实平整,起吊时速度要均匀、平稳、保持机身的稳定,防止重心倾斜。吊装作业时有专业人员统一指挥。
2、墩台施工搭设的脚手架及作业平台必须安全可靠。
⑴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标准,否则,要应采取加固措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⑵钢管脚手架连接材料使用扣件,接头错开,螺栓紧固。立杆底端使用立杆底座。铅丝和麻绳等不得连接钢脚手架;脚手架杆件不伸出围挡设施,更不能伸入公路路面空间。
⑶脚手板要铺满、绑牢、无探头板,并牢固地固定在脚手架的支撑上。脚手架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与模板相联;
⑷悬空脚手架用栏杆或撑木固定稳妥、牢靠,防止摆动摇晃;
⑸吊篮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悬挂吊篮的钢丝绳围绕挑梁不得少于3圈,卡子不得少于3个。一个吊篮的保险绳索不得少于2根。钢丝绳不得与构造物或其他物件相磨擦;吊篮底面与路面(或地面)的最小高度不少于6.0m。
⑹脚手架高度在10~15m时应设置一组(4~6根)缆风绳。缆风绳与地面夹角为45°~60°,但不得影响交通安全。缆风绳的地锚应设围栏,防止碰撞破坏;
⑺拆除脚手架时,周围设置护栏或警戒标志,从上面往下拆除,不得上下双层作业。拆除的脚手杆、板应用吊机吊送,严禁随意抛掷,防止伤人碰车。
⑻操作平台的水平度、倾斜度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墩台作业高度超过2m以上时设挂安全网,作业人员系安全绳,戴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