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要求
1.1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箱梁在施工过程中各部位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并具有多次反复使用不产生影响梁体外形的刚度。模板及支架的弹性压缩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底模、外模应采用整体钢板和钢结构支撑体系。
模板的设计、加工、制造、运输、安装、使用、拆卸等过程必须满足行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对于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应有详细的计算说明书。
1.2 钢模型应符合设计图纸[通桥(2008)2224A-Ⅳ]及《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4)120号)等的要求。可兼顾等截面不同跨度箱梁共用(32米与24米、20米)。
1.3模板应根据预制箱梁设计图纸,正确设置各种成孔器。
2、底模
2.1 底模1m范围内平整度控制在2mm以内,组装后累计偏差不大于10mm,现场拼装时,根据设计要求调整反拱度,及压缩量(压缩量为20mm),拼装后,梁两端模板处四点的高差不超过2mm。底模应固定于混凝土制梁台座上,设计高度控制在180~200mm间,两端支座范围内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应能承受二分之一的梁体、施工等荷载。
2.2 底模与混凝土基础预埋件连接,应采用焊接和螺栓连接的方式,便于底模标高的调整。
2.3 底模与外侧模应采用螺栓连接,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2.4 底模加工长度应长于梁体长度,满足安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