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涵洞采用M7.5浆砌块石基础、台身和预制C30钢筋混凝土盖板,进出口均为八字墙形式,涵底铺砌、八字墙铺砌均采用M7.5浆砌片石。预制盖板在预制场集中预制,利用运输车运送,汽车吊架设。浆砌片块石采用挤浆法施工。石料的选择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石料表面的污渍应予以清除。所选片石按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进行,强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砂浆严格按照试验室下达配合比通知单现场配置,砂浆利用砂浆搅拌机搅拌。
(一)基坑开挖及基底处理
基坑由人工配合挖掘机放坡开挖,机械开挖后留20~30cm由人工清理。开挖前应将开挖边线用白石灰进行划线。开挖过程中,遇有地下水渗出时,在涵洞基坑上下游对称坑角处设集水井,用污水泵集中排水。在基础开挖成形后,将基底松软土石清除,基底整平后用冲击夯或蛙式打夯机夯实,并按设计要求设置出一定的内倾坡,夯实基础。采用轻型触探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承载力不小于0.25Mpa。经过检查验收,当其承载力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二)基础及台身施工
涵洞基础、台身均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基础及台身均应选用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的材料砌筑。砌筑基础的第一层时,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坐浆砌筑。砌筑基础及台身上层砌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砌筑砂浆应随伴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一般宜在3~4h 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宜在2~3h 内使用完毕。在运输过程中或贮存器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石料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两侧台身应同时进行施工。
(三)台帽施工
台帽采用C20混凝土,台帽采用组合钢模板,模板通过“内拉外顶”的方法进行加固,混凝土通过串筒进行浇筑,人工利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薄膜覆盖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洒水养护。
(四)盖板施工
盖板在预制场集中预制,平板拖车或运输车运输,利用钢丝绳捆绑吊装法,由汽车吊安装。
盖板在预制场内集中预制,钢筋集中加工,在台座上绑扎成型。预制过程中应对盖板顶面进行拉毛处理,且养护到70%设计强度后方可脱离底模,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85%后才可移堆放和运输。堆放和运输盖板时应在块件端部两点搁置,不能上下倒置。
(五)八字墙施工
测量放样后进行八字墙的施工。八字墙基础、墙身均采用浆砌块石形式,八字墙铺砌采用浆砌片石,其基底处理方法同基础中的方法。砌筑前的石料应用干净水洗净,垫层也应干净并湿润。
片石分层进行砌筑,所有片石块均座在新拌砂浆上,每2-3层组成一个工作层,每一工作层大致找平。每工作层竖缝与邻近的竖缝错开,不得贯通。块石应平砌,每层石料高度应大致一致。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应大于30mm,竖缝的宽度不应大于40mm,所有缝均满浆。砂浆凝固前将外露的缝勾好,勾缝深度不小于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六)附属工程
1、防水层施工
防水层按设计和有关规定进行施工,施工方法以设计图纸为准。盖板施工前,台帽与涵台顶面应铺设厚度不小于1cm的油毛毡垫层。涵洞在基础面以上被土掩埋部分,均涂以热沥青两道,每道厚1~1.5mm。
2、沉降缝
沉降缝端面要做到整齐、方正,基础和台身上下不得交错。洞身在顺水方向应根据地形、地基土壤情况,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洞口与洞身分离砌筑。沉降缝缝宽1~2cm,缝内填沥青麻絮。
3、回填
台背填土必须在安装盖板和砂浆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85%以后进行,并应在两个台背同时分层对称夯填。台背填土应选择水性良好的砂砾石或砂质土壤,保证内摩擦角小于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