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为呼和浩特市主干道公路,桥梁设计全长为180m,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全桥结构形式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单一跨度30m,主路半幅桥宽19.934m,主梁高1.8m,桥梁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双柱式墩。基础采用Ф1.5m灌注桩86棵;Ф1.2m灌注桩12棵。
2.2.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1、地质构造
呼和浩特市位于呼(市)包(头)断陷盆地东北部,以北为连绵起伏的大青山山区,以南为广阔的呼包断陷盆地,此盆地自侏罗纪开始,一直下沉,接受了巨厚的中、新生代沉积。自第四纪以来新构造活动强烈,主要表现在大青山间歇性上升,盆地不均匀下降。活动断裂主要有大青山山前全新世活动断裂、大黑河全新世隐伏活动断裂及新华广场新生代隐伏断裂,其中大青山山前大断裂是区内主体断裂。
2、自然地理概况
本地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干燥多风、温差变化大,同时因受阴山山脉影响,形成比较优越的小气候环境。据呼市气象站观测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00㎜,多集中于7~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7%,多年月平均蒸发量1781.8㎜,多年月平均最低气温-13 ℃,月平均气温为21.9℃;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出现西南风,年平均风速1.67米/秒,最大风速可达25米/秒,全年无霜期130天,地表最大冻结深度160㎝。
3、工程地质条件
钻孔孔口绝对标高在1048.33~1049.05,最大高差0.72米。从最大钻探深度60.00米范围内,自上而下大致分布如下:
①杂填土,杂色,松散,稍湿,表层为混凝土路面,下部为垫层及素填土,层厚约0.80—2.00米。
②粉土,褐黄色,中密-密实,稍湿,土质不均匀,无光泽,干强度低,局部与粉质粘土互层,夹粉细砂、粗砂层,底板埋深0.90—2.80米,揭露厚度为1.50—4.10米。工程力学性质一般,标准贯入试验击数N=7-15击,平均击数10.7击。
②1粉细砂,褐黄色,松散-中密,稍湿-饱和,分选性较好,含有云母碎片,混有少量粘粒,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等。顶板埋深0.80—2.00米,底板埋深1.60—2.80米,工程力学性质一般,标准贯入试验击数N=7-25击,平均击数15.0击。
③粉细砂,褐黄色,松散-中密,稍湿-饱和,分选性较好,含有云母碎片,混少量粘粒,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等,局部夹有粗砾砂。顶板埋深2.80—6.40米,底板埋深4.80—11.00米,工程力学性质较好,标贯试验击数N=9-49击,平均击数22.7击。
④砾砂,褐黄色,中密-密实,饱和,级配好,磨圆度好,以中粗砂及粉质粘土填充。最大粒径约5cm,以石英、长石为主要矿物成分。有粉质粘土和粉细砂夹层及透镜体,偶含卵。顶板埋深 4.80—9.80米,底板埋深21.70—30.90米,工程力学性质较好,标准贯入试验击数N=27-63击,平均击数44.7击。
⑤粉细砂,褐黄色,中密-密实,饱和,分选性较好,含有云母碎片,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等。顶板埋深21.70—30.90米,底板埋深5.90—15.60米,工程力学性质较好。标准贯入试验击数N=21-63击,平均击数43.5击。
⑥粉质粘土,灰绿色,灰黑色,可塑-硬塑,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有光泽,韧性好,干强度高,局部夹层或与粉土、粉细砂互层,含有机质土,顶板埋深30.50—39.40米,钻探深度内未穿透该层,最大揭露厚度为24.40米,工程力学性质较好。
4、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以孔隙潜水为主,地下水自然埋深在5.10—6.30米之间主要赋存与第②1粉细砂层和第③粉细砂、④圆砾、⑤粉细砂层中,属潜水。水位受季节变化影响,年变幅约1.00—2.00米,根据区域资料及我公司在场地周边所做水质简分析确定,地下水水质较好,属HCO3—Ca·Mg型水,该层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有微腐蚀性。根据地区经验,本地区渗透系数在0.093-0.139cm/s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