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说明
本涵中心里程为DK593+269.4,总长35.36米,为一孔钢筋混凝土盖板箱涵,孔径2.0米,净高2.5米。入口无提高节,高边墙刚性联合基础。该涵轴线与线路方向正交,呈阶梯状从左往右逐级降低。基底置于软土及粉质黏土层上,为保证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必须≥0.15 MPa,基底软土层全部用砂夹卵石换填。该涵为排洪而设。
二、施工方法
1、基础开挖及换填及基坑排水
本涵因为地处软土及粉质黏土层上,故基坑采用机械放坡开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时在设计基底高程以上保留不少于20cm厚度的土层由人工开挖检底,清除的淤泥及软土用汽车倒运至弃土场。
基坑排水采用汇水井抽水的排水方法。由于本涵横穿既有水沟,在挖基坑时,采用两排φ100的管节横跨该涵基坑,将原水沟的排除,再在该涵基坑顶缘以外适当位置修建临时排水沟引排地表水流,基坑内排水一般采用排水沟与汇水井相结合集中抽水的方法。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利用砂夹卵石土进行分层填筑并压实。基础开挖换填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技术交底施工成台阶式。换填到设计标高后,经监理工程师检合格后,立即进行基础砌筑。
2、基础、涵身、端翼墙等浆砌施工
浆砌必须按照设计分段、分层施工。采用挤浆法施工,砂浆严格按配合比拌制,采用经试验室检验合格的原材料,面石进行修面,尺寸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按照两顺一丁规范施工。砌筑完毕后,采用M10 水泥砂浆勾缝。
3、盖板、帽石、涵身上部等混凝土施工
盖板为C20钢筋混凝土,钢筋砼盖板采用预制场集中预制,载重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汽车起重机装卸及安装。
混凝土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制,选用经试验室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捣固均匀、密实。
拆模后砼表面没有蜂窝麻面、露筋、露骨等不良现象。混凝土试件养护28天后,经试验室进行抗压强度检验,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
4、防水层、沉降缝处理
本涵采用甲种防水层施工,自盖板顶面至盖板底面以下0.20米之两侧边墙外面涂热沥青两层,涵顶面只涂刷50号水泥砂浆,使其表面无凹缺水之弊。
基础部位沉降缝用木板(厚3厘米)填塞,涵身部位内侧填塞M10水泥砂浆,中间填塞粘土,外侧填塞沥青浸制麻筋并铺一层沥青浸制麻布和两层石棉沥青。
5、附属工程
出入口沟床整理顺直,与上下游排灌系统的连接圆顺、稳定、流水顺畅。
涵洞处路堤缺口填土从涵洞两侧同时分层、对称、水平填筑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