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线按双向四车道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km/h,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Ⅰ级。项目地处吕梁山脉北西侧,走廊带穿越黄土丘陵区和黄河河谷两大地貌单元,地貌单元南部以黄土塬区及黄土梁塬、黄土峁、黄土斜梁为主,中北部以以黄土覆盖低中山区为主,北端以洪积、冲积河谷为主,期间并发育有破碎黄土塬、黄土覆盖中山区、小型河谷平原、河谷等微地貌单元。主要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有:软土、湿陷性黄土等。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我标段墩柱高度40m以上的均为矩形空心墩。为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经过方案必选,决定采用50t塔吊配合翻模施工。
高墩施工方案
(一)技术支持
成立设计小组,针对重、难点工程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制订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必要时请专家论证施工方案。
组织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学习同类工程的施工技术。
(二)施工控制
1.几何尺寸控制:采用刚度大的大块钢模,加强测量控制。
2.垂直度控制:采用垂准仪和全站仪进行控制。
3.变形观测:对成形墩身节段进行定期观测,确保结构安全;对施工节段进行观测,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工艺
1.模板施工工艺
墩身模板:外模分上、中、下三节,每节高2m,一次支立而成,第一次浇筑4米,以后分层浇筑高度为2m,模板接缝采用对接接头,模板制作精度如下:尺寸误差小于2mm,倾斜角偏差小于1.5mm,孔位误差小于1mm。为确保工程质量,在厂内统一加工。模板用10#槽钢骨架与6mm钢板组焊成整体。施工过程中,两节模板交替轮番往上安装,立在已浇筑砼的模板上。内模采用定型钢模板,每节高度与外模相同为2m,内外模间设带内纹的对拉螺栓,以便利于拆模和避免墩身砼内形成孔洞。墩身内腔每隔一定高度便预设型钢作支撑梁,上面搭设碗扣脚手架作为装拆内模和浇筑砼工作平台之用。安装和拆卸模板,提升工作平台以及钢筋等物品的垂直运输均由塔吊完成。在墩身外侧设一台施工电梯,用于人员的运送。每块外模背面沿墩身上升方向焊接两条带孔钢轨,并使上、下节模板的钢轨对齐,工作平台利用插销固定在钢轨上。安装好上节外模后,可取下插销,利用塔吊将平台沿钢轨向上滑升到上节固定。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施工初期,完成一个周期(内翻节段高2m)需5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