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事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道路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道路路基与路面施工质量,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合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制定,要严格落实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本文简要分析了道路路基与路面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公路的施工质量,并且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方法给应用了进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获得发展和壮大,就需要充分重视道路路基与路面施工的影响因素,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1 道路路基工程的质量控制
通过研究发现,在路面结构设计中,结构层厚度会直接受到土基回弹模量的影响;即使土基回弹模量的变化较小,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结构厚度;其中,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路基的回弹模量。如下表所示:
一是路基土的控制:通常是利用自然土来修筑路基,在填筑路基之前,需要试验分析自然土,对它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确定,对它的最佳含水量以及最大干容量进行测定,以便更好的检测路基填筑成品。通过相关的试验研究表明,越细的土质颗粒,就有着越低的回弹模量。如果路基土只有较差的力学性质,或者受到了气候水文等条件的影响,那么就可以利用石灰来稳定路基土,本方法适用的土质较差或者有较高的含水量,换土方法需要较高的成本,并且工期不太宽松,那么就可以利用石灰来对土质进行改良。另外,还可以对粒料进行添加,如果本路段有着较高的地下水位或者是高液限粘土,那么就可以将沙砾、碎石、炉渣等粒料给添加进来。
二是压实度控制:首先需要保证土的最佳含水量,只有进行充分的压实,土才可以达到最大密实度,因此,在压实路基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土的含水量进行严格控制,如果有着较大的含水量,就需要进行晾晒和风干,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施工过程中尽量不要中断作业,对雨淋或者暴晒等进行减少。其次,要对压实机具进行合理选择,要严格控制土层的换土厚度,一般需要控制在30厘米以内,然后分层进行填筑。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将重型压实机给应用过来,相较于重型压实来讲,采用轻型压实,得到的最大干密度较小。因此,如果在碾压时,采用吨位较大的机械,就可以增加它的压路功,那么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压实度,同时,因为增加了压实功,那么就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土的含水量。
三是强度控制:在路基工程中,路基每一层的密实状态都可以通过压实度来反映出来,路基上部的整体强度可以通过弯沉值来反映出来,如果两者都没有问题之后,路基的整体强度才可以符合相关要求。路基施工没有复杂的技术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依据相关的规程来进行操作,保持高度的责任感,道路的施工质量才可以得到保证。
2 道路路面工程的质量控制
路面具备较大的通信能力和较高的安全性,对它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平整度充分考虑,并且要及时防治和处理那些可能出现的病害。
一是基层平整度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基层,要对路面的平整度进行差异化的控制,如果底基层是石灰等稳定土,那么就比较容易控制平整度,可以将平地机利用起来,对其平整度进行控制,因此将石灰土作为底基层,在平整度方面有着较低的标准和要求。但是如果是水泥稳定碎石,那么相较于石灰土,平整度控制难度就较大,在施工的要求上有相对较高,而且它的施工质量对整个面层的平整度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另外,在施工工作实际开展的时候,水泥类稳定材料不同于石灰、石灰土以及粉煤灰,它在施工的过程中在压实时间等方面没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这类材料主要是受终压时间的控制,如果控制效果出现误差就会导致它的强度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想要促使初凝时间得到延长,就需要对缓凝减水剂进行使用,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合理的初凝时间进行实验,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对压实程度以及摊铺长度进行合理设计。
二是沥青混凝土面层平整度的控制:在对沥青混凝土进行施工的时候,能够对其面层平整度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施工接缝、温度、基层平整度、碾压时间以及碾压机具等等。其中,在沥青混凝土面层中,基层平整度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有可能导致面层松铺的厚度有差距,从而造成在压实施工后整体的压实度不均匀,并且在行车使用一段时间后,它的凭证度会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因此,需要对基层的平整度进行合理控制。另外,还要注意在沥青混凝土碾压施工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对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在施工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就有可能产生裂缝以及推移的情况,从而导致其整体的平整度以及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反之,如果出现温度过低的情况,则有可能造成混合料在压实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压实度不够的情况出现。因此,只有在温度达到合理程度的时候,采用科学的压实方法,促使施工中能够得到良好的压实效果。
三是水破坏的控制:在道路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水对它的使用性能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它不仅会对路基的强度进行降低,高温水还会导致沥青的剥落。道路在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情况下路堤都是相对较高的,而且具有较多的硬路肩,对路基内的水害进行控制。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防治的就是路面上有可能下渗的水,防止其可能会对路面结构造成破坏。在我国公路施工的时候,在下雨天之后路面就会出现一些坑槽,这就是水所造成的破坏。这种情况在夏天尤为严重,夏天雨水在高温的作用下变成高温水,在行车的基础上导致沥青的剥落,然后经过不停的反复,就会导致坑洞的产生。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碱性石料以及黏结力相对较高的沥青进行使用。
四是裂缝的控制:在道路路面的施工中,影响路面使用质量以及使用寿命的因素主要指的是裂缝病害,其中,在路面出现的裂缝种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就是非荷载裂缝,其大多是因为基层开裂的原因而出现的反射裂缝以及面层自身由于温度变化而出现的温缩裂缝。第二类就是荷载裂缝,这种裂缝主要是由于路面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力,因为路面基层的拉应力相较于它的抗弯拉强度高出许多,从而导致路面出现了一些不规则网状的裂缝。
其一,道路路基面层裂缝的控制。首选需要对具有收缩性小的特点的水泥稳定类结构进行采用,对这种材料可能会产生的裂缝机理进行充分考虑。在施工的时候还可以对缓凝减水剂进行运用,促使其相关材料达到最佳含水量,从而保证裂缝的减少或彻底防治。其二,道路路基面层裂缝的防治。在沥青路面中,非荷载裂缝是疲劳裂缝及低温两者的综合,与沥青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在对沥青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要注意对温度的敏感性等相关的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因为在路基路面出现裂缝的情况时,雨水就可能会从裂缝的地方进行下渗,对结构层造成一定的侵蚀破坏,从而使它的强度降低导致路面损害严重的情况出现。
3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公路的施工质量,并且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方法给应用了进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是,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道路路基与路面施工质量,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合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制定,要严格落实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本文通过对道路路基与路面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应用的全面了解和简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张丽萍.质量控制在道路路基与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3(30):192-193.
[2]王文会.谈我省道路建设施工的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特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2(15):173-175.
[3]杨瑞芳,杨琴.浅析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J].河南建材,2012,10(20):123-124.
[4]吴津辉.试论质量控制在道路路基与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7,23(20):186-187.
[5]东梅.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新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8(8):168-169.
[6]邹世龙,郝亭贵.浅述质量控制在道路路基与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27(15):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