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注重车站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注重对站位、出入口、风亭、冷却塔等的布置及立面造型,使车站成为所在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2 注重结构的美观,不能仅从功能、受力角度考虑,应该包括美学,尤其是高架桥立柱外观造型。
3 防水材料品种不要太多,防水性能要进行论证,便于维修管理。重视变形缝的防水节点构造措施。
4 加强对车站通道工程的明、暗挖方案的对比。
5 加强对工程的高性能混凝土进行研究,以提高地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6车站、车辆段的导向、标识系统要作为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应与车站设计同时进行统筹兼顾,而且导向标识、垃圾桶及坐凳的摆放位置要人性化。在土建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导向与标识的配电、安装等问题,力争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
7车辆段站场标高的确定要慎重,既不能太高,加大工作量;也不能太低,造成积水。同时排水设计中,出水口标高和排水方式及排水
坡度一定要合理。保证在台风正面冲击的情况下排水通畅,不中断行车。
8车站出入口扶梯处截水断面应满足排水要求,出入口应全部上盖以满足防雨要求。出入口防雨棚从实用的角度考虑,建议不设计成隔
栏式(不防雨),侧玻璃墙下部要有一定高度的实体墙封闭,便于防水挡水
9地下建筑主体结构应采用全包防水,结构中板(站厅层底板)应采用抗渗砼结构或增加防水层,避免设备房出现渗漏问题;如有重叠隧道上层底板应考虑防水设计。
10 各建筑屋面应明确防水等级(如OCC 大楼)。靠近走道两边的门,门宽大于1100mm 时建议设为双开门,少占走道空间。
11 出入口通道、站厅、环控机房均应考虑加防水层的截、排水沟,或具有抗渗功能的截、排水沟。排水沟便于清理、盖板要美观
12 设备房、扶梯下集水井检修井盖应统一标准,轻型易提。集水井应设置不锈钢盖板,轻便、耐用。
13 设计应考虑防止屏蔽门上方渗漏水问题的出现。
14结构防水设计应做专题研究讨论。避免工程变形缝、施工缝在夏季多雨季节渗漏;变形缝钢板排水槽翘起、变形缝周边砼拉裂现象;应重视仰拱、底板变形缝和施工缝防水设计与施工,防止道床变形缝、施工缝渗漏水,妥善处理设计与工程接口问题。
15 通风竖井内侧应设置攀爬设施,方便运营检修。内壁要求光滑,以减少风阻力。
16 挡墙泻水孔应倾斜向下并用PVC 管将排水出墙体,防止沿墙面流下,避免污染墙面,影响美观。
17 电缆隧道内的排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设排水沟和设有足够多的排水井。
18 车站站厅、站台公共区地面要考虑防水、防滑、防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