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监理总结
1、依 据
1.1(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1.2(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1.3(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4 S332兴化段建设工程有关施工图纸(含变更设计图及文字);
1.5 S332兴化段建设指挥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指导意见;
1.6 施工过程中,指挥部、驻地监理组下发的文件、指令等;
1.7 其它现行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规程;
2、试验段工程概况
2.1桩号:K16+420-600右半幅,实际长度约180m
2.2几何尺寸cm、半幅上宽5.40m、下宽5.58m
3、施工监理简要情况
3.1时间:2007年6月8日9:30拌料~13:00结束
3.2人员、机械设备、施工组织安排详见承包人试验段组织与方案一章;
3.3我监理组按照332省道兴化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指导意见要求和制定的监理细则对试铺段前后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监理:
3.3.1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原材料多次深入宕口进行考察,在确认各指标符合要求后下达准许材料进场口令,同时对到港的每批次材料严格执行报验程序,并加强试验检测,建立材料进场管理台帐;
3.3.2把好配合比审核关,对承包人提交的设计配合比认真进行验证,同时在试铺前反复进行混合料的试拌,从而确保试铺时施工配合比的准确性 ,特别强调要求必须有试验室每日下发施工配合比通知单,方可开机,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做到调整时有数据书面指导,从而确保混合料的质量;
3.3.3严格施工准备的审核关,对人员组织落实到位情况进行督查,对到场机械设备检查数量、逐一运行了解性能、重点对上报的施工工艺由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评估,确保方案在摊铺时切实有效可行;同时在试铺前召集技术员和操作人员各工序责任人进行技术交底;
3.3.4施工过程中质量重点控制关, 严格下承层的交接验收关,决不把下承层缺陷带到基层,按照承包人的频率对测量放样进行复测,在试铺段加强监理力量从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重要环节不留缝隙不留盲区进行旁站控制,发现问题立即通知纠正或处理;
3.3.5抓好试验检测关,及时有效的提供数据从而正确的迅速指导生产
4、质量控制结果
4.1设计配合比1#:2#:3#:4#:水泥=30:32:10:28:5.0
施工配合比1#:2#:3#:4#:水泥=28:34:10:28:5.0
4.2最大干密度2.34g/cm3,最佳含水量5.0%
4.3松铺系数1.30
4.4主要试验结果
4.4.1压实度:99.2、98.9、98.6、97.9代表值98.1%
4.4.2厚度:18.3、17.9、18.2、18.1、17.8、18.0平均值18.1代表值17.9
4.4.3平整度:合格率100%
4.4.4高程:总点数20,合格点数12,合格率60%
4.4.5宽度:合格
4.4.6横坡:总点数10,合格点数9,合格率90%
4.4.7含水量:5.6%
4.4.8水泥剂量:5.1%
4.4.9合成级配:合格
5、主要存在问题
5.1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办事拖拉,效率不高;
5.2 原材料报验欠主动;
5.3下承层浮土清理不净,未能提前充分洒水湿润;
5.4运输车辆杂、小,有刮碰摊铺机现象;
5.5 18-21T三轮压路机刮泥板残缺,无效;
5.6边缘压实不到位;
5.7厚度控制极差;
5.8土工布覆盖不及时,无专人负责。
6、注意事项
6.1 3#、4#料尽量避免雨天进场,或雨前加以覆盖,防止含水量或大或小影响拌和时含水量的控制;
6.2下承层严格交接,同时应认真察看外观,必须达到无松散土,平整,高程符合要求,特别是加强构造物处下承层的清理工作,包括高程和厚度等;
6.3模板必须直顺,支撑牢固;
6.4运输车辆,每车附运输单据,注明出场时间,料车进入摊铺机时派专人指挥;
6.5 土工布的数量要能满足正常施工需要;
6.6未经试验人员或现场监理指令,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配合比;
6.7摊铺后表面如无离析现象,人工不得随意向表面抛洒多余混合料;
6.8提高试验速度,发挥试验数据及时指导施工的重要性,确保试验频率
6.9正常施工执行报表制度,包括材料报港、施工日报等,施工段落首先要通过点检确认,方可进行摊铺。
332省道兴化段建设工程驻地监理组
2007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