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轨道工程
隧道及连接线工程监理规划43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09-25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47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隧道及连接线工程监理规划43p
一、工程概况
1)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铁路等。
本项目路线起点为陈蕉路与南过境公路交汇处,经蕉下村南部与新桐公路平面交叉,以隧道及棚洞穿越柴头山路段,而后沿山坡布线,以隧道穿越吹台山后,沿大岙底山谷北侧展线,在丽岙镇沿规划路网中的1号红线范围布线至104国道,路线总长7.343km。
主要控制点:陈蕉路、陈岙至状元输水管道、吹台山、丽岙镇、白门河、新老104国道。
主要地形控制点:柴头山、吹台山、大岙底。
沿线主要城镇控制点:潘桥镇、丽岙镇。
沿线主要河流为白门河。
本工程第2、3合同段主要为吹台山隧道及前后挖方接线路段,合同段内无河流及交叉,主要控制因素为吹台山隧道及陈岙至状元输水管道。2、3合同段总长为2140m,其中隧道平均长度1990m。隧道轴线为直线,隧道左洞外边缘距离陈岙至至状元输水隧道洞壁最近处为30m左右,分离式隧道轴线间距为30m左右。
2)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勘察区地貌单元属浙东南侵蚀剥蚀低山丘平原区,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山前积扇和海积平原。区内最高点位于测区北东侧的白云山,海拔694.3m,最低点位于勘察区东部湖沼积平原,海拔3.4m,相对高差691m。
2、区域地质
勘察区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Q)、侏罗系上统九里坪组(J3j)流汶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夹流汶局部夹凝灰质粉砂岩,局部发育燕山晚期侵入岩花岗岩、闪长岩脉。
测区在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的泰顺-温州拗陷之南东。区域性断裂有北东向的温州-镇海大断裂、泰顺-黄岩大断裂和北西向的温州淳安大断裂。受上述断裂影响,区域北西、北东向构造发育,构成区域的主要构造骨架。
3、地震和区域稳定性
本区域大构造分区属华南构造区,地震稳定性为基本稳定区。
4、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表水:勘察区河流具山区河流特点,洪水流量涨落大,洪峰流量大,流速快,具较强的冲刷力。
2)地下水:勘察区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区内地下水对砼具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5、气象、水文
测区属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年无严寒酷热,年平均气温17.8℃左右。
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为台风,每年7-9月份为台风季节,具有强度大、范围广等特点,由此带来的降雨气候,使山洪暴发,河水暴涨,城镇受淹,从而造成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本工程河流具山区河流特点,洪水期流量涨落大,洪峰流量大,流速快,具较强的冲刷力。
6)合同段划分情况
本项目全线土建主体工程施工图阶段共划分为四个施工标段,其中吹台山隧道主体工程位于第2、3合同段内,其中第2合同段起讫桩号YK2+405~YK3+400,长995米;第3合同段起讫桩号为YK3+400~YK4+375,长97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