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轨道工程
铁路综合接地及管线过轨专项施工方案30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09-23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414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铁路综合接地及管线过轨专项施工方案30p
1、编制依据
(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2)《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用参考图号[2009]9301局部修改的通知》(经规标准[2009]62号);
(3)过轨及综合接地(赣龙隧参08);
(4)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39号);
(5)其他相关设计图纸。
2、编制目的
过轨及综合接地是一个特殊的施工过程,过轨及综合接地技术是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性能直接影响隧道电子、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防护要求。为规范综合接地系统和隧道管线过轨的设计和工程实施,确保综合接地系统的技术性能,以满足电子、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防护要求,特编制此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赣龙铁路GL-5标隧道五项目部桥梁、隧道、路基、轨道、结构、环境工程等综合接地施工。
4、综合接地系统设计及施工原则
4.1 设计及施工原则
(1)综合接地系统根据铁路等级、不同地区、不同设备,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护措施,大道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系统优化、综合防护的原则,加强总体协调、全面规划、统筹考虑。
(2)综合接地系统以沿线两侧敷设的贯通地线为主干,充分利用沿线桥梁、隧道、路基地段构筑物设施内的装置作为接地体,形成低阻等电位综合接地平台。
(3)综合接地系统有贯通地线、接地装置及引接线等构成。距接触网电体5m范围以内的金属构件和需要接地的设施、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4)距线路两侧20m范围以内的铁路设备房屋的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5)不便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的第三方设施(路外公共建筑物、公共电力系统、金属管线等设施)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
(6)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造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4.2 综合接地总体技术要求
(1)接地端子的设置应便于设备、设施就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和工程实施。在工程允许的情况下,接地端子应根据设备、设施的接地需要来确定设置里程,以达到最佳接地性能并方便工程实施和管理。
(2)桥梁、隧道、无砟轨道、接触网支柱基础等结构物内的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没有结构钢筋可以利用时,可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
(3)为防止对预应力钢筋的影响,预应力钢筋不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4)接地装置应通过结构物内预埋的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接地端子应直接浇筑在混凝土结构内,表面与结构面齐平。
4.3综合接地系统施工工艺及材料要求
(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不锈钢材料的成分应满足:Cr≥16%、Ni ≥5%、Mo ≥2% 、C ≤0.08%,如GBOOCr17Ni14Mo2。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接地端子的不锈钢头部分长度不小于45 mm,外径不小于30 mm,其中端子头前段加工M16内螺纹,螺纹深度不小于25 mm,M16螺孔加装塑料封头;不锈钢端子头后端连接一段长度不小于150 mm的Φ16钢筋,连接钢筋分为直杆和直角杆两种,连接钢筋必须与部分螺纹腔隔离,隔离长度不小于5 mm。连接钢筋的长度可以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两个接地端子采用2m不锈钢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