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轨道工程
人防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2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09-17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5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人防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2p
苏地2006-G-76地块人防及10#、11#房土方工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计划采用大开挖形式进行。由于地下室深度较深,在苏州地区属于深基坑,根据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较底,故开挖时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措施。因本地下室面积较大,施工时分二个区施工。基坑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状,大底板中有三条后浇带,根据现场实际条件,确定由北向南依次开挖。因场地无堆土的地方,故本工程所挖出的土全部有汽车外运。根据施工图纸,在基坑开挖时应做好排水工作。
一、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
(1)、主要机具
a)挖土机械:两台大挖土机、一台小挖土机、自卸汽车等。
b)一般机具:污水泵、手推车、铁楸(尖、平两种)等。
c)照明设备:三只3.5W镝灯及太阳灯。
(2)、已具备的作业条件:
a)挖方区域所有障碍物已经清除。
b)已经确定了开挖路线、顺序、掌握基底标高,不能挖深。
c)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点。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计划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
d)在施工区域内做好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设施。
e)完成机械进出和土方运输道路、夜间施工所必需的照明供电线路。
f)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修检查、试运转,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办理其它“夜间施工证”等相关证件。
(4)、技术准备:施工员对操作人员进行关于标高、边线、边坡等情况进行技术交底。
二、施工操作工艺
按施工组织设计原则,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250m,在基坑开挖前应对场地进行正平,范围为基坑顶边界线外7~10m以内;然后由测量人员放出底线和坡顶线,经甲方、监理验收后立即开始土方开挖工作。挖土应分层进行,平均1.8~2.0m深为一层,整个基坑分3层开挖,严禁超挖;每层开始先挖出1.8~2.0m深,45~60m长基槽,以便为土锚支护开出工作面;基坑开挖时应保留100mm左右厚原状土层,在浇筑基础垫层前采用人工挖土的方法挖除,尽量减少对基底下原状土的扰动。基坑开挖结束后,应尽快浇筑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不宜亮槽太久,为防止地下水及雨水浸泡,以免基底土体回弹引起建筑物附加沉降。
(1)本基槽挖土采用机械挖土,挖土时应严格按照设计结施图施工,具体几何尺寸、轴线、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2)土方开挖,遇到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方,由甲方、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四方进行会审,确定处理方法。
(3)如开挖过程中遇到文物后,对现场立即进行保护,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4)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5)开挖顺序自北向南进行,最后由东侧施工入口退场。
(6)基坑开挖时,由于开挖较深,因此基坑边坡北、东、南面按1:1.0自然放坡的形式;西面因无放坡余地,所以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基坑围护。
(7)机械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应根据设计标高做好清底工作并且基槽四周开挖好排水沟,挖土时基槽不得超挖,不得将松土回填,以免影响基础的质量。
(8)土方开挖的同时,须对基坑边坡进行监测,并对基坑底土层的反弹和邻近道路、地下管线的变化进行检查,若有异常情况,应马上与业主、设计单位联系,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9)大型土方机械在坑下作业,如遇土质较软地基或在雨期施工,进行基坑行走需铺垫钢板或铺路基箱垫道。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用少量人工配合清理,将松土清到机械作业范围内,再用机械运走。
(10)挖土机、运土汽车进出基坑运输道路,应尽量利用基础一侧或两侧相邻的基础以后需开挖部位,使它互相贯通作为车道,以减少挖土量。
(11)修坡清底时,由人工配合,挖掘时在槽底部留下100mm左右厚原土层由人工清理,以保证无浮土,当应换土而造成槽底标高不同时,在高低交接出应做成台阶型。
(12)机械挖土结束后进行地基验槽,通过后进行基坑底垫层施工,垫层采用分段分块,随挖随浇捣的方法。
(13)如果现场遇到特殊情况,则另行商定,然后再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