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检钢筋:台车就位前按照用仪器测放的隧道中线及标高对已安扎好的钢筋再次进行结构尺寸检查,看钢筋位置是否正确,保护层能否满足要求,环向主筋内外面是否已安设混凝土保护层浆垫块,只有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台车就位。
2、立模(台车就位):根据放线位置,移动台车就位。台车就位后,按要求检查台车位置、尺寸、方向、标高、坡度、稳定性,符合要求后,并安设好挡头模板,接头止水带及止水胶条和拱部注浆管,再进行合格检验和经监理工程师签证,方可灌筑边拱混凝土。
考虑到客运专线的隧道质量要求,本标段的所有隧道的二次衬砌均采用整体式台车一次衬砌。衬砌台车每节长9米,搭接0.1米。模板台车上安装附着式振动器,有正规厂家加工生产。其受力、强度、刚度均满足施工要求。
3、混凝土灌筑:灌筑边拱混凝土时,应由下向上对称灌筑,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边墙部位混凝土应采取埋管式浇注,由液压泵直接顶压入模,挤压顶升式浇注。拱部先采取退出式浇注,最后用压入式封顶。混凝土用附着式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器联合捣固,安排专人负责,保证混凝土内部密实,外部光滑。并注意保护好预埋于混凝土内部的注浆管,防止其歪斜和倾倒,以确保二衬后回填注浆能顺利进行。要配足备用捣固机具,防止因捣固机具发生故障,造成漏捣或捣固不实。混凝土灌筑必须连续进行,因故不能连续灌筑,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时,必须按规定进行接茬处理。
4、拆模养护:当边、拱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时,方可拆模,拆模时间不可过早。拆模后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七天。
5、衬砌厚度、密实度及外观检测方法
衬砌外观要目测平顺光滑,无蜂窝麻面。断面尺寸及中线、高程用钢尺配合经纬仪、水平仪量测,内轮廓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衬砌厚度检查采用雷达检测。密实度检查可采用混凝土回弹仪,其强度检查采用同期制作混凝土试件,做抗压强度试验。
6、施工中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A)初期支护、防水层应与二次衬砌要密贴,拱、墙背回填应满足:
①隧道拱、墙背后的局部坍塌或塌落,必须回填密实,必要时回填注浆。
②拱部范围与墙脚以上1m范围内的超挖,应用与二次衬砌同级混凝土回填。
③隧底超挖部分应用与隧底结构同级的混凝土回填。
④其余部位的超挖、坍塌或塌落,可视围岩稳定情况、空隙大小,采用混凝土、片石混凝土回填。
⑤所有超挖部分不得用浆砌片石进行回填。
B)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灌筑前,应清除防水层表面灰粉并洒水润湿。
②模板台车走行轨道的中线和轨面标高误差应不大于±10mm,台车就位后启动微调机构,用仪器校正模板外轮廓与设计净空相吻合,并锁定台车。
③钢筋混凝土二次衬砌地段,必须用与二次衬砌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制作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主筋保护层尺寸应不小于30mm、迎水面主筋保护层不小于50mm。
④采用高效减水剂时,混凝土运到场后应作坍落度检查,泵送混凝土一般以15~18cm为宜。
⑤混凝土应对称、分层浇筑,分层捣固。捣固应采用插入式振动器。
⑥每二次衬砌段拱顶部位应预留2个注浆孔。
C)二次衬砌混凝土灌注段施工接头处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模板台车宜采用带有气囊的端模(堵头板),以防止漏浆。
②采用加硬橡胶间隙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