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轨道工程
底座板张拉连接施工作业指导书18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3-06-25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415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底座板张拉连接施工作业指导书18p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京石铁路客运专线JS2标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底座板张拉连接的施工。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⑴ 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资料到位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复核,复核结构物的几何尺寸,无误后方可施工。
  ⑵ 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培训、学习相关技术规范及施工细则、设计图纸等文件,做好滑动层施工的技术准备工作。
  ⑶ 组织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安全、机械使用等。
   2.2 外业技术准备
  ⑴ 基本张拉\连接段落中的所有混凝土浇筑段完成结束后。
  ⑵ 轨道基准点放样结束(注意此时不进行测量)。
  ⑶ 张拉\连接前临时端刺区域内浇筑段落要进行长度和温度的测量并纪录备用;长度测量采用大地测量法测量临时端刺混凝土浇筑段的长度,利用全站仪测量在后浇带旁的轨道基准点可以快速测量长度。
  ⑷ 由于临时端刺位于曲线地段,临时端刺区域内要安装临时侧向挡块,防止其产生侧向位移。
  ⑸ 末次混凝土硬化2天后,并且其强度不小于20Mpa。
  ⑹ 清洁所有钢板连接器处的精轧螺纹钢筋,锚固螺母涂上油脂;清洁后浇带浮渣,准备足够的张拉工具(包括长套筒扳手,开口扳手)。
   3 技术要求
   3.1 临时端刺
  临时端刺区位于每个施工段落的两端(或一端)。长度约800m,在施工期间代替永久端刺起固定常规区作用。每个临时端刺由J1~J4 分为5段,相邻两段之间设置一个钢板连接器后浇带(BL1)。桥梁固定支座处设置齿槽后浇带(BL2)。钢板连接器后浇带宽500mm,齿槽后浇带宽678mm,后浇带宽度必须严格控制,以确保钢筋的屈曲稳定性。
   3.2 常规区
  常规区位于每个施工段落扣除两端临时端刺(或永久端刺)的中间区域。一般以3~5孔梁(约为160m左右)为一个混凝土浇筑段,相邻两个混凝土浇筑段之间设置一个钢板连接器后浇带(BL1)。BL1 宜设置于跨中,距离梁缝不得小于5m。每个混凝土浇筑段内桥梁固定支座处设置齿槽后浇带(BL2)。后浇带宽度必须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单元段内的底座板连接施工须在单元段内的临时端刺(或固定端刺)及常规区底座板全部施工完成后且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达到一定条件(20MPa)后才能进行。
  ⑴ 当板温在30~15℃时所有类型单元段底座板的连接施工均应在温差较小的24 h内完成;
  ⑵ 当板温在14~10℃时所有类型单元段底座板的连接施工均应在温差较小的48 h内完成;
  ⑶ 当板温在9~5℃时所有类型单元段底座板的连接施工均应在温差较小的72 h内完成;
  ⑷ 30℃以上及5℃以下,不允许对底座板进行纵连。
  ⑸ 常规区及临时端刺BL1后浇带浇注必须在24h内完成。
  ⑹ BL2后浇带当板温在30~20℃时在BL1浇注完成后立即浇注BL2;
  ⑺ 当板温在16~19℃时在BL1浇注后需等待1d 进行BL2 浇注;
  ⑻ 当板温在15~11℃时在BL1 浇注后需等待3d 进行BL2浇注;
⑼ 当板温在10~5℃时在BL1 浇注后需等待1d 进行BL2 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