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中心里程为K376+310.28,设计为钻孔桩基础,双线圆端形桥墩,双线T形桥台,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桩基直径1.0m,长度为43~54m,桩基总数为108根,墩高4~9m。既有线在该地段为双线分离单线绕行,新建桥位于两座既有桥之间,太原方向桥台台尾里程为K376+141.02,胸墙里程为K376+146.72,侯马方向桥台胸墙里程为K376+480.74,台尾里程为K376+473.84, 线路坡度0#台至2#墩间坡度为5‰,2#墩至10#台坡度为-2‰。
在榆次西站存梁,在南同蒲上行线DK375+400处引入施工便线。修建施工便线2条,并分别在DK375+701.95和DK376+001处铺设便线9号道岔2组,并重铺其中1组,站内机车分3次将40片梁全部推入施工便线,便线内架梁租用机车牵引运梁车移位。沿新建线路上行线靠既有上行线侧顺桥向修建运梁便道至侯马方桥台,采用四台轮胎式运梁车运梁,一台200T和一台160T轮胎式吊车吊架梁。桥上铺设25m标准轨和短轨排过渡,轨排采用桥下组装,吊车吊装上桥,架梁后整道达标后换铺长钢轨。
施工顺序:便线布置如图一所示。
运梁采用2辆DL1专用预制梁车中间加挂1辆游车,每片梁所用车辆长度按42m计,便线1线路内最多存放6片梁车。
第一次,要点拉入12片梁,存放于便线2道,经计算便线长度满足存梁及架梁运转需要。机车将第一片梁移至2#岔前,吊车将梁吊至汽车运梁车后,2#道岔扳道开通便线1道,机车推送铁路运梁平车空车经2#道岔退入便线1道,机车返回至桥头,道岔扳回,机车牵引便线2道上的运梁车前行至吊车位卸第2片梁。配备汽车运梁车4台,吊车将4片梁全部吊放至运梁汽车上后,移位至桥梁架设孔位,运梁炮车运梁到位,一次架设双线,并焊接横向联结板,铺设梁上线路。架设一孔后,吊车行至卸梁位按上述程序卸梁架梁。本次梁片架设大桥第1、2、3孔。
当第一次的12片梁架设完毕后,铺设桥上线路,便线2长度延长98m。将便线2#道岔拆除并重新铺设于DK376+050处,并连通便线1、2道,便线1可存放7片梁车。在便线2桥上线路适当位置设置临时车挡,牵引机车可停放于桥上线路。
第二次,要点封锁上行线,便线内机车将运梁空车推送至便线与既有线交接处,站内派出1#机车至便线拨接处等候,便线拨接连通正线后,站内1#机车将运梁空车拉回站内,随即站内2#机车将14片梁推送至便线内,便线内机车将梁车移送至适当位置。
机车将第一片梁移至新铺2#岔前线路,吊车将梁吊至汽车运梁车后,2#道岔扳道开通便线1道,机车推送铁路运梁平车空车经2#道岔退入便线1道,停放好运梁平车,机车返回至桥头,道岔扳回,机车牵引便线2道上的运梁车前行至2#岔前吊车位卸第2片梁。配备汽车运梁车4台,吊车将4片梁全部吊放至运梁汽车上后,移位至桥梁架设孔位,运梁炮车运梁到位,一次架设双线,并焊接横向联结板,铺设梁上线路。架设一孔后,吊车行至卸梁位按上述程序卸梁架梁,架设大桥第4、5、6、7孔。
第三次,要点拉出空车,推进14片梁,同第二次要点进梁架设方法,架设完7、8、9、10孔。
第四次,要点拨接线路,便线内机车推送空车入站。
便线运梁车限速15km/h,榆次西站(DK373+086)距离施工地点距离为2.3km,牵引出空车计划用时15分钟、推进重车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