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 1 -
概 述 - 15 -
第一篇 管理制度标准化 - 18 -
1 总则 - 19 -
1.1管理制度依据 - 19 -
1.2管理制度架构 - 19 -
2 综合管理 - 21 -
2.1部门工作职责 - 21 -
2.1.1部门设置 - 21 -
2.1.2 指挥部工作职责 - 21 -
2.1.3 各部门工作职责 - 22 -
2.2 重大问题决策制度 - 29 -
2.2.1 总则 - 29 -
2.2.2决策内容 - 29 -
2.2.3决策形式 - 30 -
2.2.4决策程序 - 31 -
2.2.5决策监督 - 33 -
2.2.6责任追究 - 33 -
2.2.7附则 - 34 -
2.3 公文处理实施细则 - 35 -
2.3.1总则 - 35 -
2.3.2公文种类 - 35 -
2.3.3公文格式 - 36 -
2.3.4行文规则 - 39 -
2.3.5发文办理 - 40 -
2.3.6收文办理 - 45 -
2.3.7公文归档、销毁 - 47 -
2.3.8附则 - 48 -
2.4 档案资料管理办法 - 48 -
2.4.1分类 - 49 -
2.4.2内容 - 49 -
2.4.3归档管理 - 50 -
2.5 党风廉政建设 - 51 -
2.5.1总则 - 51 -
2.5.2要求 - 52 -
2.5.3责任 - 52 -
2.5.4检查与考核 - 53 -
2.6保密工作制度 - 54 -
2.6.1总则 - 54 -
2.6.2保密机构 - 55 -
2.6.3密级范围和定密规定 - 55 -
2.6.4保密工作制度 - 58 -
2.6.5领导管理责任 - 60 -
2.6.6检查和惩处工作 - 60 -
2.7宣传报道和涉外工作工作制度 - 60 -
2.7.1总则 - 60 -
2.7.2主要内容 - 60 -
2.7.3主要规定 - 61 -
2.7.4工作纪律 - 61 -
2.7.5涉外工作规定 - 61 -
2.8 人事培训制度 - 62 -
2.8.1 总则 - 62 -
2.8.2 岗前培训 - 63 -
2.8.3 在职培训 - 63 -
2.8.4 培训计划 - 64 -
2.8.5 培训程序 - 64 -
2.8.6 其它 - 65 -
3 工程管理 - 65 -
3.1前期工作管理办法 - 65 -
3.1.1总则 - 65 -
3.1.2管理机构及职责 - 66 -
3.1.3工作程序及内容 - 67 -
3.2征地拆迁工作 - 72 -
3.2.1总则 - 73 -
3.2.2征地拆迁的实施职责 - 73 -
3.2.3征地拆迁的办理原则 - 75 -
3.2.4建设用地征用程序 - 76 -
3.2.5征地拆迁的现场操作 - 78 -
3.2.6临时用地的具体办理 - 80 -
3.2.7征地拆迁计划及拨款 - 81 -
3.2.8附 则 - 82 -
3.2.9附表(略) - 82 -
3.3环境保护管理 - 82 -
3.3.1总则 - 82 -
3.3.2工作体系 - 83 -
3.3.3保护重点 - 85 -
3.3.4 检查与验收 - 87 -
3.4水土保持管理 - 87 -
3.4.1总则 - 88 -
3.4.2工作体系 - 88 -
3.4.3保护重点 - 90 -
3.4.4 检查与验收 - 92 -
3.5文物保护管理 - 92 -
3.5.1总则 - 92 -
3.5.2分工与职责 - 93 -
3.5.3保护重点 - 94 -
3.5.4 主要工作方法和措施 - 94 -
3.6 绿色防护工程实施办法 - 95 -
3.6.1绿色防护工程的重要意义 - 95 -
3.6.2绿色防护总体原则 - 96 -
3.6.3实施 - 97 -
3.7工程咨询管理 - 98 -
3.7.1总则 - 98 -
3.7.2工程咨询工作的依据、重点内容及要求 - 99 -
3.8初步设计初审 - 104 -
3.8.1总则 - 104 -
3.8.2 初审的依据 - 105 -
3.8.3 初审的内容 - 105 -
3.8.4 初审的组织 - 106 -
3.8.5 初审的程序 - 106 -
3.8.6 质量负责 - 106 -
3.9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办法 - 107 -
3.9.1 总则 - 107 -
3.9.2 编制和审批 - 107 -
3.9.3 编制原则 - 108 -
3.9.4 编制依据 - 108 -
3.9.5 内容 - 109 -
3.9.6 施工组织设计的调整 - 112 -
3.10 施工图审核管理 - 113 -
3.10.1 总则 - 113 -
3.10.2 施工图审核 - 114 -
3.10.3 施工图投资检算审查 - 116 -
3.11 开工报告审批办法 - 117 -
3.11.1 总则 - 117 -
3.11.2 开工报告办理程序 - 117 -
3.11.3 合同标段和重点工程开工报告办理程序 - 118 -
3.11.4 单位工程开工报告办理程序 - 120 -
3.11.5 其他规定 - 120 -
3.12 工程技术管理办法 - 121 -
3.12.1 总 则 - 121 -
3.12.2 施工图现场核对 - 122 -
3.12.3 施工技术调查 - 122 -
3.12.4 技术交底 - 123 -
3.12.5 施工作业指导书 - 124 -
3.12.6 技术资料管理 - 125 -
3.12.7 施工工程测量 - 126 -
3.12.8 工程试验和检验 - 128 -
3.12.9 工程施工技术总结及竣工验收 - 129 -
3.12.10 编制竣工文件 - 132 -
3.13 变更设计管理 - 132 -
3.13.1总则 - 132 -
3.13.2变更设计分类与责任确定 - 133 -
3.13.3变更设计程序和分工 - 135 -
3.13.4变更设计时限 - 136 -
3.13.5变更设计费用 - 137 -
3.13.6变更设计文件及归档 - 138 -
3.13.7附件 - 139 -
3.14 测量工作管理办法 - 139 -
3.14.1总则 - 139 -
3.14.2执行标准和规范 - 140 -
3.14.3基本工作内容和分工 - 140 -
3.14.4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 142 -
3.14.5交接桩和复测(含贯通测量) - 144 -
3.14.6施工控制测量 - 146 -
3.14.7施工放样 - 146 -
3.14.8误差/粗差的报告与处置 - 149 -
3.14.9竣工测量 - 150 -
3.15 工程调度管理 - 150 -
3.15.1总则 - 150 -
3.15.2组织机构及人员 - 150 -
3.15.3 调度工作职责 - 151 -
3.15.4调度工作制度 - 152 -
3.15.5 调度工作报表 - 153 -
3.15.6 附件(略) - 154 -
3.16 工程信息管理办法 - 154 -
3.16.1适用范围 - 155 -
3.16.2组织领导 - 155 -
3.16.3信息内容 - 155 -
3.16.4上报要求 - 156 -
3.16.5考核评比 - 156 -
3.16.6奖惩办法 - 157 -
3.17 工程调度信息管理办法 - 157 -
3.17.1基本要求 - 157 -
3.17.2突发事件信息报送 - 158 -
3.17.3工程调度周报报送 - 159 -
3.17.4工程调度联系方法 - 159 -
3.17.5 附件 - 160 -
3.18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 161 -
3.18.1总则 - 161 -
3.18.2分类 - 161 -
3.18.3主要原则 - 162 -
3.18.4机构设置 - 162 -
3.18.5应急处置程序 - 163 -
3.18.6 要求 - 164 -
4 安全质量管理 - 164 -
4.1 安全生产管理 - 164 -
4.1.1总则 - 164 -
4.1.2管理机构及职责 - 165 -
4.1.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166 -
4.1.4各参建单位的安全责任 - 168 -
4.1.5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176 -
4.1.6 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 - 177 -
4.1.7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 - 181 -
4.2 质量管理 - 182 -
4.2.1总则 - 182 -
4.2.2 机构及职责 - 183 -
4.2.3质量管理制度 - 189 -
4.2.4质量管理过程控制 - 191 -
4.2.5质量缺陷与事故处理 - 192 -
4.3 地质勘察监理管理 - 194 -
4.3.1总 则 - 194 -
4.3.2管理部门与职责 - 194 -
4.3.3工作依据及内容 - 195 -
4.3.4管理制度 - 196 -
4.3.5 基本要求 - 198 -
4.3.6 工作纪律 - 199 -
4.4 工程监理管理办法 - 200 -
4.4.1总则 - 200 -
4.4.2 机构与职责 - 201 -
4.4.3 监理工作的依据 - 202 -
4.4.4 监理管理 - 203 -
4.4.5 监理工作要求 - 203 -
4.4.6 监理人员的管理 - 204 -
4.4.7 监理报表的要求 - 206 -
4.5 工程旁站监理管理办法 - 206 -
4.5.1 总 则 - 206 -
4.5.2 主要职责 - 207 -
4.5.3 主要内容 - 208 -
4.5.4 具体要求 - 208 -
4.5.5 监督管理 - 212 -
4.5.6 附则 - 213 -
4.6 施工现场管理 - 213 -
4.6.1 总 则 - 213 -
4.6.2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 - 214 -
4.6.3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 217 -
4.6.4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 - 217 -
4.7 隧道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 218 -
4.7.1 总则 - 218 -
4.7.2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控制 - 218 -
4.7.3 重大方案制定、审核和实施 - 221 -
4.7.4 强化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 - 222 -
4.7.5 加强隧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 224 -
4.7.6 隧道施工安全“八停工”及责任追究 - 226 -
4.8 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 227 -
4.8.1 总则 - 227 -
4.8.2 管理机构与职责 - 228 -
4.8.3 施工安全审批 - 230 -
4.8.4 施工封锁、慢行的安全管理规定 - 230 -
4.8.5 安全制度与监督管理 - 234 -
4.8.6 防止施工惯性事故的安全管理重点 - 234 -
4.8.7 工程线及卸料的安全管理规定 - 250 -
4.8.8 安全与奖惩 - 253 -
4.8.9 附则 - 254 -
4.9 新建铁路建精品工程质量创优规划 - 254 -
4.9.1总 则 - 254 -
4.9.2 工程质量总方针、总目标、总指标 - 255 -
4.9.3 全线工程创优规划 - 256 -
4.9.4 质量创优细则 - 256 -
4.10 样板示范工程管理 - 263 -
4.10.1 总 则 - 263 -
4.10.2 样板示范工程概念 - 264 -
4.10.3 样板示范工程条件 - 264 -
4.10.4 样板示范工程的产生 - 266 -
4.10.5 奖励和处罚 - 266 -
4.11 工程质量分级管理制度 - 267 -
4.11.1 实施范畴 - 267 -
4.11.2 分级管理划分 - 268 -
4.11.3 定期分级检查制度 - 269 -
4.12 工程质量检测试验管理 - 269 -
4.12.1 总 则 - 269 -
4.12.2 施工单位检测试验 - 270 -
4.12.3 监理单位检测试验 - 272 -
4.12.4 指挥部检测试验 - 272 -
4.12.5 检测与报验 - 273 -
4.12.6 工程建筑材料质量检验试验 - 273 -
4.12.7 对不合格品的处理 - 274 -
4.13 第三方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 274 -
5 计划财务管理 - 276 -
5.1 招标投标管理 - 276 -
5.1.1 总则 - 276 -
5.1.2 招标组织机构及职责 - 277 -
5.1.3 招标 - 279 -
5.1.4 投标 - 285 -
5.1.5 开标、评标和定标 - 286 -
5.1.6 招标投标纪律 - 290 -
5.1.7 附则 - 291 -
5.2 合同管理 - 292 -
5.2.1 总 则 - 292 -
5.2.2 合同管理机构和职责 - 292 -
5.2.3 合同的签订 - 296 -
5.2.4 合同专用章管理 - 299 -
5.2.5 合同的履行 - 300 -
5.2.6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 301 -
5.2.7 合同监督与档案管理 - 304 -
5.2.8 奖惩规定 - 306 -
5.3 计划统计管理办法 - 307 -
5.3.1总则 - 307 -
5.3.2计划、统计工作的管理 - 308 -
5.3.3计划编制的程序及要求 - 309 -
5.3.4计划编制、审批及考核 - 310 -
5.3.5 统计报表 - 313 -
5.4 投资控制管理办法 - 314 -
5.4.1 总则 - 314 -
5.4.2 职责分工 - 314 -
5.4.3 可行性研究阶段 - 315 -
5.4.4 初步设计阶段 - 316 -
5.4.5 工程招投标阶段 - 318 -
5.4.6 项目实施阶段 - 319 -
5.4.7 考核 - 323 -
5.5 验工计价管理 - 324 -
5.5.1 总则 - 324 -
5.5.2 管理机构与职责 - 326 -
5.5.3 验工计价 - 326 -
5.5.4 总价承包合同的计价 - 332 -
5.5.5 总价承包合同的计价调整原则 - 333 -
5.5.6 其 他 - 334 -
5.5.7 附件(略) - 335 -
5.6 工程价款结算 - 335 -
5.6.1总则 - 335 -
5.6.2 结算约定 - 336 -
5.6.3 结算依据 - 337 -
5.6.4 工程价款结算 - 338 -
5.6.5 争议处理 - 342 -
5.7 财务管理 - 343 -
5.7.1 总则 - 343 -
5.7.2 财务管理的职责 - 343 -
5.7.3 建设资金的管理 - 344 -
5.7.4 建设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 348 -
5.7.5 收入的管理 - 351 -
5.7.6 财务报告和档案管理 - 352 -
5.7.7 资产交付和竣工财务决算编制 - 352 -
5.8 建设资金管理办法 - 353 -
5.8.1 总则 - 353 -
5.8.2 管理职责 - 354 -
5.8.3 资金开户 - 355 -
5.8.4 请领和使用 - 355 -
6 物资设备管理 - 356 -
6.1 物资设备管理 - 356 -
6.1.1 总则 - 357 -
6.1.2 物资设备分类及其范围 - 357 -
6.1.3 组织机构与职责 - 358 -
6.1.4 部管物资管理 - 360 -
6.1.5 建管物资管理 - 362 -
6.1.6 甲控及自购物资管理 - 363 -
6.1.7 物资质量管理 - 364 -
6.1.8 合同价款结算与支付 - 365 -
6.2 外资材料及设备管理 - 365 -
6.2.1 总则 - 365 -
6.2.2 计划与采购 - 365 -
6.2.3 接运 - 366 -
6.2.4 验收 - 367 -
6.2.5 外资材料及设备的结算 - 367 -
6.2.6 外资材料及设备计量支付 - 368 -
第二篇 人员配备标准化 - 369 -
1 总则 - 370 -
1.1目的 - 370 -
1.2内涵 - 370 -
1.3范围 - 370 -
1.4原则 - 370 -
2 编制依据 - 371 -
3 部门设置及人员配备 - 371 -
3.1依据 - 371 -
3.2设置原则 - 371 -
3.2.1基本原则 - 371 -
3.2.2人员配置 - 372 -
3.2.3工资管理 - 373 -
3.2.4指挥部核备 - 374 -
3.3部门设置 - 375 -
3.4人员配备 - 375 -
3.4.1综合部人员配备 - 375 -
3.4.2计划财务部人员配备 - 375 -
3.4.3工程管理部人员配备 - 375 -
3.4.4安全质量部人员配备 - 375 -
3.4.5物资设备部人员配备 - 376 -
4岗位工作标准 - 376 -
4.1指挥长 - 376 -
4.1.1岗位职责 - 376 -
4.1.2项目前期的主要工作内容、方法及要点 - 377 -
4.1.3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方法及要点 - 387 -
4.1.4授权与考核 - 415 -
4.2总工程师 - 416 -
4.2.1岗位职责 - 416 -
4.2.2项目前期工作流程、要点及方法 - 418 -
4.2.3实施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方法及要点 - 421 -
4.2.4竣工验收 - 435 -
4.3工程部部长 - 435 -
4.3.1岗位职责 - 435 -
4.3.2主要工作内容 - 437 -
4.3.3主要工作流程及控制要点 - 469 -
4.4安质部部长 - 478 -
4.4.1岗位职责 - 478 -
4.4.2工作内容 - 479 -
4.4.3工作流程及要点 - 480 -
4.5计财部部长 - 511 -
4.5.1岗位职责 - 511 -
4.5.2工作内容 - 514 -
4.5.3 实施阶段工作要点 - 515 -
4.6专业工程师 - 524 -
4.6.1岗位职责 - 524 -
4.6.2专业工程师工作要点 - 526 -
4.7概预算工程师 - 626 -
4.7.1岗位职责 - 626 -
4.7.2工作方法与要点 - 627 -
第三篇 现场管理标准化 - 655 -
1 文明工地建设标准 - 656 -
1.1总体要求 - 656 -
2.2 监督检查 - 659 -
2 架子队管理标准 - 659 -
2.1总体要求 - 659 -
2.1.1架子队的组建 - 660 -
2.1.2架子队管理要求 - 660 -
2.1.3架子队重点适用范围 - 661 -
2.1.4 架子队劳务用工管理标准 - 661 -
2.2监督检查 - 663 -
3 现场工装设备管理标准 - 664 -
3.1总则 - 664 -
3.2现场主要施工机械配备标准 - 665 -
3.2.1路基工程 - 665 -
3.2.2桥梁工程 - 666 -
3.2.3隧道工程 - 667 -
3.3主要常用设备使用操作标准 - 667 -
3.3.1混凝土输送泵操作标准 - 668 -
3.3.2压路机操作标准 - 668 -
3.3.3平地机操作标准 - 669 -
3.3.4挖掘机操作标准 - 670 -
3.3.5推土机操作标准 - 671 -
3.3.6装载机操作标准 - 673 -
3.3.7起重机安全操作标准 - 674 -
3.3.8振动打桩机操作标准 - 675 -
3.3.9发电机组操作标准 - 676 -
3.3.10空压机操作标准 - 678 -
3.3.11门式起重机操作标准 - 679 -
3.3.12潜孔钻机操作标准 - 681 -
3.3.13混凝土搅拌站操作标准 - 682 -
3.3.14钻机操作标准 - 683 -
3.3.15提梁机安全操作规程 - 684 -
3.3.16 TC900C运梁车操作标准 - 685 -
3.3.17 TLJ900架桥机操作标准 - 686 -
3.3.18衬砌台车技术操作标准 - 687 -
3.4机械设备的检修与标定 - 688 -
3.5监督检查 - 688 -
4 原材料管理标准 - 688 -
4.1总则 - 688 -
4.2原材料计划管理标准 - 689 -
4.3原材料的料源调查及进场检验标准 - 690 -
4.4物资供应管理标准 - 690 -
4.5原材料进场和复试取样管理标准 - 691 -
4.6常用建筑原材料验收标准 - 692 -
4.6.1钢 筋 - 692 -
4.6.2水 泥 - 694 -
4.6.3矿物掺和料 - 694 -
4.6.4细骨料 - 696 -
4.6.5粗骨科 - 698 -
4.6.6外加剂 - 699 -
4.6.7水 - 700 -
4.7材料进场与存放管理标准 - 701 -
4.7.1材料进场管理标准 - 701 -
4.7.2材料现场存放标准 - 702 -
4.7.3材料使作登记管理标准 - 703 -
4.8监督检查 - 704 -
5 环境保护管理标准 - 704 -
5.1总则 - 704 -
5.2施工现场环境标准 - 706 -
5.2.1噪声标准 - 706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规定执行。 - 706 -
5.2.2污水排放标准 - 707 -
5.2.3空气标准 - 707 -
5.2.4固体废弃物标准 - 707 -
5.2.5隧道施工标准 - 707 -
5.3环境因素调查与评价标准 - 707 -
5.3.1桥梁施工影响环境因素 - 708 -
5.3.2路基施工影响环境因素 - 710 -
5.3.3隧道施工影响环境因素 - 711 -
5.3.4其他方面施工环境因素 - 711 -
5.4环境管理要求 - 713 -
5.5施工现场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标准 - 714 -
5.5.1施工现场环境因素的监视和测量内容 - 714 -
5.5.2主要环境参数的监视和测量方法 - 714 -
5.6环境保护控制措施标准 - 715 -
5.6.1噪声控制标准 - 715 -
5.6.2扬尘控制标准 - 716 -
5.6.3废水控制标准 - 717 -
5.6.4烟尘控制标准 - 718 -
5.6.5废弃物控制标准 - 719 -
5.7监督检查 - 719 -
6 搅拌站标准及工地试验室管理标准 - 720 -
6.1总则 - 720 -
6.2搅拌站管理标准 - 720 -
6.2.1拌合站管理制度标准 - 720 -
6.2.2搅拌站操作规程标准 - 721 -
6.2.3混凝土搅拌标准 - 722 -
6.3工地试验室管理标准 - 722 -
6.3.1现场试验室的组建标准 - 722 -
6.3.2检测人员配备标准 - 723 -
6.3.3检测设备配置标准 - 724 -
6.3.4试验工作环境标准 - 724 -
6.3.5试验原始资料收集保管标准 - 726 -
6.3.6检测报告管理标准 - 726 -
6.3.7工地试验室安全管理标准 - 727 -
6.3.8 样品保管标准 - 727 -
6.3.9 检测事故分析处理标准 - 728 -
6.3.10委托试验标准 - 729 -
6.4监督检查 - 730 -
7 现场技术资料管理标准 - 730 -
7.1 总则 - 730 -
7.2施工过程内业资料管理标准 - 731 -
7.2.1设计文件管理标准 - 731 -
7.2.2 施工组织设计及开工报告管理标准 - 732 -
7.2.3 质保资料管理标准 - 733 -
7.3监督检查 - 734 -
8 现场监控检查标准 - 734 -
8.1现场巡视检查工作标准 - 734 -
8.1.1安全质量巡视检查主要内容标准 - 735 -
8.1.2安全质量巡视检查填写记录标准 - 736 -
8.1.3巡视检查结果处理标准 - 736 -
8.1.4巡视检查现场登记记录标准 - 736 -
8.2关键工序签认标准 - 737 -
8.2.1关键工序项目 - 737 -
8.2.2关键工序签认责任 - 738 -
8.3检查整改达标标准 - 738 -
8.3.1建立安全质量缺陷整改验收制度 - 739 -
8.3.2检查发现问题统一汇总分析 - 739 -
8.3.3全面落实责任追究 - 739 -
8.3.4实行停工整顿制度 - 741 -
8.4样板段建设标准 - 742 -
8.4.1样板段建设基本要求 - 742 -
8.4.2样板段建设组织机构 - 743 -
8.4.3样板段规划与审核 - 743 -
8.5监督检查 - 744 -
9 监理管理工作标准 - 744 -
9.1总则 - 744 -
9.2基本要求 - 744 -
9.2.1管理机构及职责 - 744 -
9.2.2监理工作依据 - 745 -
9.2.3编制监理规划 - 745 -
9.2.4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 746 -
9.2.5编制现场作业监理控制要点 - 746 -
9.2.6监理报表要求 - 746 -
9.2.7工地例会 - 747 -
9.3监理机构工作考核标准 - 747 -
9.3.1监理工作要求 - 747 -
9.3.2考核方法 - 748 -
9.3.3考核主要内容 - 748 -
9.3.4考核标准 - 749 -
9.3.5奖励及处罚 - 751 -
9.3.6监理机构考核其他事项 - 751 -
9.4监理个人信用评级考核管理标准 - 751 -
9.4.1考核机构及范围 - 751 -
9.4.2考核分级 - 752 -
9.4.3考核期及考核标准 - 752 -
9.4.4考核自评及结果公布 - 753 -
9.4.5奖励及处罚 - 753 -
9.5监督检查 - 754 -
第四篇 过程控制标准化 - 755 -
1 总则 - 756 -
2 过程控制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 756 -
2.1质量控制 - 756 -
2.1.1控制目标 - 756 -
2.1.2责任体系 - 757 -
2.1.3分级控制体系 - 763 -
2.1.4评价评估体系 - 766 -
2.1.5质量过程控制工作标准 - 770 -
2.2安全控制 - 775 -
2.2.1控制目标 - 775 -
2.2.2责任体系 - 777 -
2.2.3分级控制体系 - 782 -
2.2.4评价评估体系 - 785 -
2.3工期控制 - 788 -
2.3.1指挥部工期控制 - 788 -
2.3.2施工单位工期控制 - 788 -
2.3.3责任体系 - 789 -
2.3.4分级控制体系 - 791 -
2.3.5评价评估体系 - 794 -
2.3.6工期过程控制工作标准 - 795 -
2.4投资控制 - 802 -
2.4.1目标体系 - 802 -
2.4.2责任体系 - 803 -
2.4.3分级控制体系 - 806 -
2.4.4评价评估体系 - 808 -
2.4.5投资控制工作标准 - 810 -
2.5环境保护 - 818 -
2.5.1控制目标 - 818 -
2.5.2责任体系 - 819 -
2.5.3分级控制体系 - 821 -
2.5.4评价评估体系 - 825 -
2.5.5环境保护过程控制工作标准 - 827 -
2.6技术创新 - 828 -
2.6.1目标体系 - 828 -
2.6.2责任体系 - 829 -
2.6.3分级控制体系 - 831 -
2.6.4评价评估体系 - 832 -
2.6.5技术创新过程控制工作标准 - 832 -
3 过程控制标准化工作流程图 - 835 -
3.1建设前期工作流程图 - 835 -
3.2征地拆迁工作流程图 - 837 -
3.3环境保护工作流程图 - 839 -
3.4水土保持工作流程图 - 840 -
3.5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流程图 - 841 -
3.6勘察设计工作流程图 - 842 -
3.7招标投标工作流程图 - 844 -
3.8合同管理工作流程图 - 845 -
3.9开工报告工作流程图 - 846 -
3.10甲供物资管理工作流程图 - 847 -
3.11甲控物资管理工作流程图 - 848 -
3.12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图 - 849 -
3.13投资控制工作流程图 - 850 -
3.14验工计价工作流程图 - 852 -
3.15变更设计工作流程图 - 854 -
3.16技术管理工作流程图 - 855 -
3.17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图 - 856 -
3.18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图 - 858 -
3.19监理管理工作流程图 - 860 -
3.20客专验收工作流程图 - 861 -
3.21普铁验收工作流程图 - 863 -
创建标准化指挥部旨在贯彻铁道部《关于推进建设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又好又快地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落实“用心建设,精细管理”,“建设强局,打造精品工程”的战略,力争率先实现东部铁路现代化。
标准化指挥部的创建目标是安全稳定、质量精品、工期合理、投资受控、环境和谐、技术创新。实现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
标准化指挥部的创建标志是“五有”、“六到位”、“五定”、“四体系”。
“五有”:管理制度五个有,即工作有目标、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
“六到位”:人员配备六到位,即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六个方面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
“五定”:现场管理五确定,即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定点。
“四体系”:过程控制四体系,即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体系、评价评估体系完备。
标准化指挥部的硬件设施要求是“二牌三室二网一栏”,即指挥部铭牌、部门铭牌到位,会议室、接待室、档案室齐全,路内局域网、路外英特网和部务公开栏完备。食堂、宿舍、办公、交通设施满足基本需要。
标准化指挥部的管理基本要求是:“三图二表二职责,49项制度52本台账”。
“三图二表二职责”为工程平面示意图、工程总体形象进度图、控制工程形象进度图、年度计划安排表、晴雨表、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工程平面示意图张挂于会议室、指挥、副指挥、总工程师和调度室;工程总体形象进度图、控制工程形象进度图、年度计划安排表和晴雨表张挂于调度室。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上墙。
“49项制度”汇编成册,分别是:
综合管理类(8项):工作职责、重大问题决策、公文处理、档案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保密工作、宣传及涉外工作、人事培训。
工程管理类(18项):前期工作、征地拆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绿色防护、工程咨询、初步设计初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审核、开工报告、技术管理、变更设计、工程测量、工程调度、工程信息、调度信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安全质量管理类(13项):安全生产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地质勘察监理、监理管理、旁站监理、施工现场管理、隧道工程安全、营业线施工、创优规划、样板示范工程、质量分级管理、质量检测试验、第三方检测。
计划财务管理类(8项):招标投标、合同管理、计划统计、投资控制、验工计价、工程价款结算、财务管理、资金管理。
物资设备管理类(2项):物资采购、外资采购。
“52本台账”分类装盒,分别是:
综合管理类(10本):征地、拆迁、调度报表、收文发文、档案借阅、会议记录、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党员管理、廉政建设。
工程管理类(11本):开工报告、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设计图纸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交底、贯通测量、桩基检测、隧道检测、工程验收、会议纪要。
安全质量管理类(18本):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创优规划、精品工程、上级检查、安全质量监督、三项治理、安全专项整治、日常检查、半年质量检评、营业线施工、事件调查、施工单位信誉评价、设计单位信誉评价、监理单位信誉评价、施工单位考核、设计单位考核、监理单位考核、年度评比。
计划财务管理类(11本):概预算、招投标、合同、计划统计、变更设计、验工计价、建设成本、固定资产、财务拨款、财务报表、审计。
物资设备管理类(2本):甲供物资设备、甲控物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