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钢管脚手架安全事故屡次发生,造成了极大的社会不良影响,纠其原因,连墙件不按要求设置、随意拆除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结合规范和实践,设计了一种新型连墙件体系。 

【关键词】脚手架;安全;连墙件;新型连墙体系 
  1传统连墙体系及特点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GJ32/J121-2011等规范、规程对钢管脚手架的连墙件设置均作了详细的规定,一般均先在主体结构中预埋竖向钢管,采用连墙钢管连接预埋钢管的形式形成脚手架连墙,完成脚手架与主体之间的刚性连接。 
  这种传统连墙方式对于脚手架的安全使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也存在着很多问题:○1连墙件的数量不足或后期砌筑及厨房卫生间止水台施工时会将连墙件拆除,且不能及时恢复;○2连墙件设置随意性较大,在剪力墙、柱处设置困难,造成局部连墙件缺少;○3在砌墙时须预留洞口,尤其是高层建筑墙洞后期封堵的代价很高,效果不好,甚至引起渗漏;○4更有甚者不埋设钢管仅采用柔性连墙。 
  2 新型连墙构造 
  新型连墙构造中的连墙设置采用焊接短钢管的钢板和预埋套丝螺杆组成,图二所示。 
  焊接于钢板的短钢管长度不小于200mm,预埋套丝螺杆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现场钢筋制作。其中,焊接短钢管的钢板通过垫片、螺母与预埋套丝螺杆连接形成刚性连接,进而与外部脚手架形成刚性整体。钢板采用5mm厚正方形钢片,边长为150mm,并在其距边缘50mm处按图示开3个直径为20mm圆孔,200mm长短钢管满焊于钢板中央。直径为16mm的套丝螺杆露头60mm长,埋入混凝土深度按受拉钢筋锚固长度控制,梁宽长度不足时予以弯折。 
  3 新型连墙施工方法 
  1)首先在梁、柱或剪力墙需要设置连墙位置处的侧模处按预制带孔钢板的开孔中心位置开孔,然后将套丝螺杆预埋于主体混凝土结构中,调平并固定。 
  2)预埋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在搭设脚手架过程中,当达到预设连墙高度时,将预制的带短钢管钢板从其开孔处套入预埋套丝螺杆,并用垫片、双螺母固定牢靠,再将短钢管通过双旋转扣件与外部脚手架连接。 
  3)使用完成逐层拆除时,先将螺母拧松拆除,然后对带短钢管的钢板回收重复利用,用磨光机将外漏预埋套丝螺杆切除,涂环氧树脂封闭,随后进行正常的外粉刷。 
  4 新型连墙技术主要优势 
  1)避免安全隐患 不妨碍后续工序施工,可有效避免工人在后期砌墙及厨房卫生间止水台施工时将连墙件拆除,保证脚手架整体的连墙数量,且分布合理。 
  2)消除墙面洞口封堵的质量通病 传统连墙构造在砌筑时需预留洞口,洞口的后期封堵代价高且效果不好,甚至引起墙面渗漏。该连墙构造不需要预留洞口。 
  3)可操作性强 连墙位置不受限制,可在剪力墙、梁柱任意位置设置,充分保证连墙件按规范合理布置。 
  4)成本低预埋套丝螺杆采用施工现场钢筋边角料制作,预制带钢管钢板可在使用后进行重复使用,与传统连墙件预埋钢管相比,不增加成本。 
  5 结语 
  新型连墙技术能够完成脚手架架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能够良好的传递脚手架拉力和压力,能够有效抵抗架体水平变形,防止脚手架向外、向内倾覆。通过芜湖江北海创新型节能建筑CCA工地小范围试用,证明该新型连墙技术安全可靠,简便易行。 
  参考文献: 
  [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 《建筑施工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GJ32/J121-2011 
  [3]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 04G362( GJBT-709) 
  [4]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