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屋面出现渗漏水
治理
  (1) 若槽瓦已滑动,挂钩已不起作用时,可在槽瓦上端外露钢筋上补焊上二只角钢,焊毕涂上防锈漆。也可在脱钩下滑的槽瓦翘肋下端横放1根8钢筋做成弯钩,与檩条勾住。
  (2) 屋面构件搭盖不严引起的屋面渗漏,可采用以下治理方法:
  1) 将上块板板底搭盖处清理干净(板底粘有细砂时爬水最严重),涂刷热沥青一道;或在涂沥青后再嵌沥青麻丝,并用防水油膏封口。
  2) 嵌油膏并用砖或混凝土块砌筑挡水条;嵌填1:2水泥砂浆,砂浆应从板的滴水(俗称鹰嘴)缩进10~20mm。对于砂浆嵌缝不得法而造成的漏水,可做300mm长二毡三油(或二布三油)封缝。
  (3) 对于盖瓦坐浆不当引起的爬水,可将原有砂浆凿成缩口(缩进20mm),或重新坐浆盖瓦。
  (4) 对于纵缝油膏不满引起的渗漏,可在缝的下侧放一根L50×5角钢(角钢靠缝一侧刷上废机油),再补灌油膏或胶泥,待其冷却后将角钢取出,用刀修边,并用熨半压边粘牢。当横缝上坡油膏不满而出现渗漏时,应用温度稍低、稠度较大的油膏或胶泥徐徐灌入灌满,冷却后进行修边和压边。新补的油膏或胶泥应与原来的嵌缝材料相同。
施工准备
  (1) 若槽瓦已滑动,挂钩已不起作用时,可在槽瓦上端外露钢筋上补焊上二只角钢,焊毕涂上防锈漆。也可在脱钩下滑的槽瓦翘肋下端横放1根8钢筋做成弯钩,与檩条勾住。
  (2) 屋面构件搭盖不严引起的屋面渗漏,可采用以下治理方法:
  1) 将上块板板底搭盖处清理干净(板底粘有细砂时爬水最严重),涂刷热沥青一道;或在涂沥青后再嵌沥青麻丝,并用防水油膏封口。
  2) 嵌油膏并用砖或混凝土块砌筑挡水条;嵌填1:2水泥砂浆,砂浆应从板的滴水(俗称鹰嘴)缩进10~20mm。对于砂浆嵌缝不得法而造成的漏水,可做300mm长二毡三油(或二布三油)封缝。
  (3) 对于盖瓦坐浆不当引起的爬水,可将原有砂浆凿成缩口(缩进20mm),或重新坐浆盖瓦。
  (4) 对于纵缝油膏不满引起的渗漏,可在缝的下侧放一根L50×5角钢(角钢靠缝一侧刷上废机油),再补灌油膏或胶泥,待其冷却后将角钢取出,用刀修边,并用熨半压边粘牢。当横缝上坡油膏不满而出现渗漏时,应用温度稍低、稠度较大的油膏或胶泥徐徐灌入灌满,冷却后进行修边和压边。新补的油膏或胶泥应与原来的嵌缝材料相同。
 操作工艺
  (1) 填塞背衬材料
  背衬材料的形状有圆形、方形的棒状或片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定,常用的有泡沫塑料棒或条、油毡或其它卷材以及沥青麻丝等。填塞时,圆形的背衬材料其直径应大于接缝宽度的1~2mm;方形背衬材料应与接缝宽度相同或略小,以保证背衬材料与接缝两侧紧密接触。如果接缝较浅时,可用扁平的片状背衬材料起隔离作用。背衬材料的填塞应在涂刷基层处理剂前进行,以免损坏基层处理剂,削弱其作用。填塞的高度以保证设计要求的最小接缝深度为准。由于接缝口施工时难免有一些误差,不可能完全与要求的形状一致,因此要备有多种规格的背衬材料,供施工时选用。
  (2) 涂刷基层处理剂
  涂刷基层处理剂前,必须对接缝作全面的严格检查,待全部符合要求后,再涂刷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可采用市购配套材料或密封材料稀释后使用。涂刷基层处理剂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基层处理剂有单组份与双组份之分。
  双组份的配合比,按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执行。当配制双组份基层处理剂时,要考虑有效使用时间内的使用量,不得多配,以免浪费。单组份基层处理剂要摇匀后使用。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应立即嵌填密封材料,干燥时间一般为20~60min;
  2) 涂刷时要用大小合适的刷子,使用后用溶剂洗净;
  3) 涂刷有露白处或涂刷后间隔时间超过24h,应重新涂刷一次;
  4) 基层处理剂容器要密封,用后即加盖,以防溶剂挥发;
  5) 不得使用过期、凝聚的基层处理剂。
  (3) 嵌填密封材料
  由于基层处理剂一般均含有易挥发溶剂,涂刷后,如其溶剂尚未挥发或未完全挥发即嵌填密封材料,会影响密封材料与基层处理剂的粘结性能,降低基层处理剂的使用效果。因此,嵌填密封材料应待基层处理剂表干后才能进行。同时,表干后应立即嵌填密封材料,否则基层表面易被污染,也会削弱密封材料与基层的粘结力。密封材料的嵌填操作可分为热灌法和冷嵌法施工。改性煤焦沥青密封材料常用热灌法施工,而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和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常用冷嵌法施工。
  1) 热灌法
  采用热灌法工艺施工的密封材料需要在现场塑化或加热,使其具有流塑性后使用。热灌法适用于平面接缝的密封处理。密封材料的加热设备塑化炉,也可在现场搭砌炉灶,用铁锅或铁桶加热。将热塑性密封材料装入锅中,装锅容量以2/3为宜,用文火缓慢加热,使其溶化,并随时用棍棒进行搅拌,使锅内材料升温均匀,以免锅底材料温度过高而老化变质。在加热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变化,可用200~300℃的棒式温度计测量温度。其方法是:将温度计插入锅中心液面下100mm左右,并不断轻轻搅动,至温度计停止升温时,便测得锅内材料的温度。加热温度一般在110~130℃,最高不得超过140℃。若现场没有温度计时,温度控制以锅内材料液面发亮,不再起泡,并略有青烟冒出为度。液化或加热到规定温度后,应立即运至现场进行浇灌,灌缝时温度不宜低于110℃,若运输距离过长应采用保温桶运输。当屋面坡度较小时,可采用特制的灌缝车或塑化炉灌缝,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檐口、山墙等节点部位灌缝车无法使用或灌缝量不大时宜采用鸭嘴壶浇灌,为方便清理可在桶内薄薄地涂一层机油,洒上少量滑石粉。灌缝应从最低标高处开始向上连续进行,尽量减少接头。一般先灌垂直屋脊的板缝,后灌平行屋脊的板缝,纵横交叉处,在灌垂直屋脊缝时,应向平行屋脊缝两侧延伸150mm,并留成斜槎,灌缝应饱满,略高出板缝,并浇出板缝两侧各20mm左右。灌垂直屋脊板缝时,应对准缝中部浇灌,灌平行屋脊板缝时,应靠近高侧浇灌。灌缝时漫出两侧的多余材料,可切除回收利用,与容器内清理出来的密封材料一起,在加热过程中加入重新使用,但一次加入量不能超过新材料的10%。灌缝完毕后应立即检查密封材料与缝两侧面的粘结是否良好,有否气泡,若发现有脱开现象和气泡存在,应用喷灯或电烙铁烘烤后压实。
  2) 冷嵌法
  冷嵌法施工大多采用手工操作,用腻子刀或刮刀嵌填,较先进的有采用电动或手动嵌缝枪进行嵌填的。用腻子刀嵌填时,先用刀片将密封材料刮到接缝两侧的粘结面,然后将密封材料填满整个接缝。嵌填时应注意不让气泡混入密封材料中,并要嵌填密实饱满。为了避免密封材料粘在刀片上,嵌填前可先将刀片在煤油中蘸一下。采用剂出枪施工时,应根据接缝的宽度选用合适的枪嘴。若采用筒装密封材料,可把包装筒的塑料嘴斜切开作为枪嘴。嵌填时,把枪嘴贴近接缝底部,并朝移动方向倾斜一定角度,边挤边以缓慢均匀的速度使密封材料从底部充满整个接缝。接缝的交叉部位嵌填时,先填充一个方向的接缝,然后把枪嘴插进交叉部位已填充的密封材料内,填好另一方向的接缝。密封材料衔接部位的嵌填,应在密封材料固化前进行,嵌填时应将枪嘴移动到已嵌填好的密封材料内重复填充,以保证衔接部位的密实饱满。填充接缝端部时,只填到离顶端200mm处,然后从顶端往已填充好的方向填充,以保证接缝端部密封材料与基层粘结牢固。如接缝尺寸大,宽度超过30mm,或接缝底部是圆弧形时,宜采用二次填充法嵌填,即待先填充的密封材料固化后,再进行第二次填充。需要强调的是,允许一次嵌填的应尽量一次性进行,以避免嵌填的密封材料出现分层现象。为了保证密封材料的嵌填质量,应在嵌填完的密封材料表干前,用刮刀压平与修整。压平应稍用力朝与嵌填时枪嘴移动相反的方向进行,不要来回揉压。压平一结束,即用刮刀朝压平的反方向缓慢刮压一遍,使密封材料表面平滑。
预控措施
  (1) 改进节点防水设计及构造。关于板面搭接及盖瓦节点构造可参见有关资料。
  (2) 屋面防水构件在制作、运输、吊装过程中,应采取防裂措施。对于已开裂的构件,必须修补合格后方可安装。
  (3) 与嵌缝油膏接触的混凝土表面,必须平整密实,不得有蜂窝、露筋 、起皮、起砂和松动等现象,否则必须清除修补后,方可涂刷冷底子油并嵌填油膏。
  (4) 板缝必须洁净、干燥,嵌缝前应刷去并吹净浮灰、杂物,随即满涂冷底子油,待其干燥后,立即冷嵌或热灌油膏。如延至第二天嵌灌时,应重新涂刷冷底子油。
  (5) 选用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的嵌缝材料。
  (6) 热灌油膏应由下向上进行,并尽量减少接头数量。一般是先灌横缝,后灌纵缝。灌横缝时,应在纵、横缝交叉处将纵缝左右各灌出150mm,并留成斜槎。
  (7) 冷嵌油膏宜采用嵌缝枪进行。也可将油膏切割成条,随切随嵌,用力压实嵌满,其接头宜采用斜 接。油膏不得沾染任何杂物,以保证其粘结性。不论是热灌或者冷嵌油膏,其覆盖宽度在板缝每侧应不小于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