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长隧道施工方案,详细分析隧道掘进测量方案的精度指标和注意事项,分析施工中的作业特点,总结施工掘进中的优化方法,以提高效率。 

  [关键词]对向掘进 误差分析 隧道施工 
 
  1引言 
 
  隧道施工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大,工期步骤紧密,特别是在一些长距离的隧道施工中,由于条件或是工期原因,大部分的掘进都选择了进出口同对向施工的方式,以缩短工期。长隧道一般都有几千米以
上,内部会有曲线,有坡线,结构复杂,因此在掘进导线的放样测量时就需要严格的测量方法和误差剖析,以保证对向导线贯通精度,防止出现过大的偏差。因此导向主线的测量方法和步骤都是保证精度的重中之重。 
 
  2项目介绍 
 
  四川都江堰至汶川高速龙溪隧道,该项目为双通对向隧道,全长为左3471米和右3455米两个隧道,本标段为ZK21+553、ZK21+632,为加快工期,采用了进口和出口同时掘进,为保证掘进精度达到工程规范的要
求,确保施工项目的掘进精度,在项目开工前期对项目实地情况经行了周密的考察,施工方法和作业进度方案都进行详细的部署,项目示意图如下: 
 
  2.1隧道精度指标 
 
  本次隧道为左3471米和右3455,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误差要求L<4km隧道贯通误差要求为:横向贯通误差不超过100mm,即中误差为±50mm;高程贯通误差≤70mm,即中误差为±35mm。为保证测设导向线精
度,在施工前对外围控制网进行了校验,根据规范要求检核结果都达到了误差精度要求,在隧道导向主要导线的误差计算时,应充分考虑隧道外误差的累积。 
 
  2.2隧道导线贯通误差分析 
 
  地下导线的布设为便于观测测量和保证贯通精度,故采用了传统的逐级布设方法,用长导线引入隧道,在施工校正时用短边线进行放样测量,这样可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在施工中采用三级导线布设:主导线区400m左
右,基本导线采用100m左右,施工导线使用25m左右。在这几种导线的中误差的界定如下: 
 
  2.3平面测量方法 
 
  主导向线测量采用了徕卡TCRA1102全站仪,主导向线测量采用不少于4次的左右角定向观测,并且测量中误差不能大于±2″,在两次测量记录后,重新摆设仪器进行第三、四次的记录。洞口导线点布设在稳定的地基
上,避免破坏,并且在洞口控制点布设不少于三个,便于测量时不定期的检核。 
 
  2.4高程的测量 
 
  高程贯通误差不大于70mm,即中误差为±35mm,根据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20■,距离为左3471米和右3455的误差为:37.261mm和37.175mm,因此导线利用四等测量测量的标准是能满足掘进贯通的标准的。具
体实际测量中严格按照四等水准的测量方法。 
 
  3数据校验分析 
 
  按照操作方法和步骤实施测量作业后,在进行隧道口外围控制点的校核完成后,在隧道进口和出口进展到每边1km左右的时,对两边掘进口主要导线进行检查复核,数据如下: 
 
  根据入口-出口方向到达N5点的距离为1130.412m误差为0.42cm归算每公里中误差为0.37cm,按隧道掘进在中点会合,按距离算3.471/2*0.37=0.64cm 
 
  出口-入口方向最大理论高程误差为: 0.55cm, 则5.5+6.4=±11.9mm<70mm,高程贯通误差合格。 
 
  根据归算:入口-出口方向每公里中误差为1.496cm,假设中点汇合贯通,则到达中点理论最大中误差为:3.471/2x1.496=2.598,出口-入口方向同理归算到汇合点最大理论中误差为:2.752cm,双向总贯通误差为
5.351cm <100mm。 
 
  4总结 
 
  严格进行测量,在每个环节做好精度检查,利用全站仪测量主线平面,四等水准测量主导线高程,保证必要的检核步骤是主导线精度合格的基础,施工中要以施测加检查的作业方式稳步推进,由于隧道施工中有一定的
沉降和变形影响,主导线需不定期的复测,修正误差,才能保证贯通精度。 
 
  参考文献 
 
  [1]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 
  [2]JTJ042-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3]陈瑾 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创新科技导报2008 N0.02. 
  [4]高贤平 古家山隧道贯通的方案探讨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