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框割角、拼缝不严
现象
门窗框割角、拼缝不严。
治理
施工准备
熟悉图纸,检查门窗扇的型号、规格、数量和质量,门窗框就位。
准备施工工具,门窗扇基本就位。
操作工艺
(1) 安装前检查门窗扇的型号、规格、质量是否合乎要求,如发现问题,应事先修好或更换。
(2) 安装前先量好门窗框的高低、宽窄尺寸,然后在相应的扇边上画出高低宽窄的线,对扇门要打迭(自由门除外),先在中间缝处画出中线,再画出边线,并保证梃宽一致,上下冒头也要画线刨直。
(3) 画好高低、宽窄线后,用粗刨刨去线外部分,再用细刨刨至光滑平直,使其合乎设计尺寸要求。
(4) 将扇放入框中试装合格后,按扇高的1/8~1/10,在框上按合页大小画线,并剔出合页槽,槽深一定要与合页厚度相适应,槽底要平。
(5) 门窗扇安装的留缝宽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6) 先立门窗框(立口)
1)立门窗框前须对成品加以检查,进行校正规方,钉好斜拉条(不得少于2根),无下坎的门框应加钉水平拉条,以防在运输和安装中变形;
2)立门窗框前要事先准备好撑杆、木橛子、木砖或倒刺钉,并在门窗框上钉好护角条;
3)立门窗框前要看清门窗框在施工图上的位置、标高、型号、门窗框规格、门扇开启方向、门窗框是里平、外平或是立在墙中等,按图立口;
4)立门窗框时要注意拉通线,撑杆下端要固定在木橛子上;
5)立框子时要用线锤找直吊正,并在砌筑砖墙时随时检查有否倾斜或移动。
(7) 后塞门窗框(后塞口)
1)后塞门窗框前要预先检查门窗洞口的尺寸、垂直度及木砖数量,如有问题,应事先修理好;
2)门窗框应用钉子固定在墙内的预埋木砖上,每边的固定点应不少于两处,其间距应不大于1.2m;
3)在预留门窗洞口的同时,应留出门窗框走头(门窗框上、下坎两端伸出口外部分)的缺口,在门窗框调整就位后,封砌缺口。
4)当受条件限制,门窗框不能留走头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将门窗框固定在墙内木砖上;
5)后塞门窗框时需注意水平线要直。多层建筑的门窗在墙中的位置,应在一直线上。安装时,横竖均拉通线。当门窗框的一面需镶贴脸板,则门窗框应凸出墙面,凸出的厚度等于抹灰层的厚度;
6)寒冷地区门窗框与外墙间的空隙,应填塞保温材料。
预控措施
(1) 半眼的深度不得大于材料断面的1/3,半榫的长度应比半眼的深度小3mm。
(2) 提高开榫的操作技术,做到榫肩长短合适,外形方正。
(3) 拉肩时肩头要拉平,或稍向里倾斜半线,有利于保证缝隙严密。
(4) 双榫或双夹榫“叠台”部分的高度,应小于眼中相应凹槽处的深度。
(5) 校验倒棱刨,使其符合门窗扇的倒棱坡度。倒棱过大斜肩不严,倒棱过小硬肩不严。
(6) 裁口深浅要一致,裁口刨或勒刀调整好后必须固定。
(7) 割角处断肩时,两侧留线要一致,硬肩上面留半线,下面靠根处锯线,斜肩锯割贴住对角线,切不可吃线或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