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地面空鼓多出现于面层与垫层之间,或垫层与基层之间,用小锤敲击有空鼓声。使用一段 时间后,容易开裂。严重时大片剥落,破坏地面使用功能。
治理
  (1) 对于房间的边、角处,以及空鼓面积不大于0.1m2且无裂缝者,一般可不作修补。
  (2) 对人员活动频繁的部位,如房间的门口、中部等处,以及空鼓面积大于0.1m2,或虽面积不大,但裂缝显著者,应予翻修。
  (3) 局部翻修应将空鼓部分凿去,四周宜凿成方块形或圆形,并凿进结合良好处30~50mm,边缘应凿成斜坡形。底层表面应适当凿毛。凿好后,将修补周围100mm范围内清理干净。修补前1~2d,用清水冲洗,使其充分湿润。修补时,先在底面及四周刷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一遍,然后用面层相同材料的拌合物填补。如原有面层较厚,修补时应分次进行,每次厚度不宜大于20mm。终凝后,应立即用湿砂或湿草袋覆盖养护,严防早期产生收缩裂缝。
  (4) 大面积空鼓,应将整个面层凿去,并将底面凿毛,重新铺设新面层。有关清理、冲洗、刷浆、铺设和养护等操作要求同上。
施工准备
  (1) 认真熟悉图纸、洽商,编好工艺流程,妥善安排工期搭接。
  (2) 准备施工工具和检测仪器。
  (3) 用3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4) 用中、粗砂且含泥量不大于3%。
  (5) 施工人员经培训,做好技术交底,掌握操作要领,把住关键工作。
  (6) 做好配合工种施工顺序安排,工序穿插合理。
操作工艺
  (1) 基层处理:修补、清理、去油污、找泛水。
  (2) 检查+50cm线(或+100mm),弹出地面上标高线。
  (3) 基层提前一天润湿,刷复合水泥浆一遍,贴灰饼,冲筋。
  (4) 铺水泥砂浆前,先刷10%的107胶复合水泥浆一遍。
  (5) 立即铺1:2.5水泥砂浆,用3m大杠刮平,木抹子拍实搓平,吸水后用铁抹子溜平,分格缝用劈缝溜子溜压光。
  (6) 待踩上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压第二遍。
  (7) 终凝前压第三遍,将抹纹压平、压实、压光。
  (8) 12小时后开始普护不少于15天。
预控措施
  (1) 严格处理底层(垫层或基层):
  1) 认真清理表面的浮灰、浆膜以及其它污物,并冲洗干净。如底层表面过于光滑,则应凿毛。门口处砖层过高时应予剔凿。
  2) 控制基层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其凹凸度不应大于10mm,以保证面层厚度均匀一致,防止厚薄悬殊过大,造成凝结硬化时收缩不均而产生裂缝、空鼓。
  3) 面层施工前1~2d,应对基层认真进行浇水湿润,使基层具有清洁、湿润、粗糙的表面。
  (2) 注意结合层施工质量:
  1) 素水泥浆结合层在调浆后应均匀涂刷,不宜采用先撒干水泥面后浇水的扫浆方法。素水泥浆水灰比以0.4~0.5为宜。
  2) 刷素水泥浆应与铺设面层紧密配合,严格做到随刷随铺。铺设面层时,如果素水泥浆已风干硬结,则应铲去后重新涂刷。
  3) 在水泥炉渣或水泥石灰炉渣垫层上涂刷结合层时,宜加砂子,其配合比可为水泥:砂子=1:1(体积比)。刷浆前,应将表面松动的颗粒扫除干净。
  (3) 保证炉渣垫层和混凝土垫层的施工质量:
  1) 拌制水泥炉渣或水泥石灰炉渣垫层应用“陈渣”,严禁用“新渣”。所谓“陈渣”,就是从锅炉排出后,在露天堆放,经雨水或清水、石灰浆焖透的炉渣。“陈渣”经水焖透,石灰质颗粒消解熟化,性能稳定,有利于地面质量。
  2) 炉渣使用前应过筛,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且不得超过垫层厚度的1/2。粒径在5mm以下者,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炉渣内不应含有机物和未燃尽的煤块。炉渣采用“焖渣”时,其焖透时间不应少于5d。
  3) 石灰应在使用前3~4d用清水熟化,并加以过筛。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mm。
  4) 水泥炉渣配合比宜采用水泥:炉渣=1:6(体积比);水泥石灰炉渣配合比宜采用水泥:石灰:炉渣=1:1:8(体积比),拌合应均匀,严格控制用水量。铺设后,宜用滚子滚压至表面泛浆,并用木抹子搓打平,表面不应有松动的颗粒。铺设厚度不应小于60mm。当铺设厚度超过120mm时,应分层进行铺设。
  5) 在炉渣垫层内埋设管道时,管道周围应用细石混凝土通长稳固好。
  6) 炉渣垫层铺设在混凝土基层上时,铺设前应先在基层上涂刷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一遍,随涂随铺,铺设后及时拍平压实。
  7) 炉渣垫层铺设后,应认真做好养护工作,养护期间应避免受水浸蚀,待其抗压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8) 混凝土垫层应用平板振捣器振实,高低不平处,应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
  (4) 冬期施工如使用火炉采暖养护时,炉子下面要架高,上面要吊铁板,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而使砂浆或混凝土失水过快,造成空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