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1) 室内中央或某一部分起鼓,敲击发出空鼓声,起鼓面积及高度逐渐增长。
  (2) 室内周边翘起并逐渐发展。
治理
  对已鼓起及翘边的面层,在未扩展前应凿开,将已脱壳部分凿去,如果垫层强度很好,应在上面清洗污迹、凿毛、刷透稀浆后补抹面层。如果垫层强度不足,应彻底凿掉,从垫层开始处理。
施工准备
  (1)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做好材料准备。菱苦土中的氧化镁的含量不少于75%。其粒径大于0.08mm的不超过25%,大于0.3mm的不超过5%。对结块的菱其土要用球磨机磨细。氯化镁溶液中的氯化镁含量不少于45%,不溶解的沉淀物预以清除。锯木屑应采用针叶类的,含水率控制在15%~20%,其粒径用于下层的为不大于5mm,用于上层的不大于2mm,不得使用腐朽的榍。颜料应采用干燥、磨细、均匀而具有耐光、耐碱性能的矿物质颜料,掺入量为总体积的3%~5%。
  (2) 做好配合比试验。
操作工艺
  (1) 用于单层或双层的上层的菱苦土拌合料稠度(以500g圆锥体沉入度计)为5.5~6.5cm,或用手紧握成团,用指轻压即碎为宜;用于双层的下层的菱苦土拌合料稠度为7~8cm,或用手紧握成团,挤出浆水为宜。
  (2) 菱苦土拌合料宜在内部镀锌的砂浆搅拌机内搅拌。如用人工搅拌,则应在木槽内进行,不可在水泥地或混凝土地上进行。拌和前,先将所用材料过筛,然后在干燥状态下搅拌均匀,再加入氯化镁溶液继续搅拌至完全均匀为止。
  (3) 凡与菱苦土面层接触的金属构配件均应涂以沥青漆,或抹一层厚度不小于30mm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水泥砂浆,以防氯化镁的腐蚀作用。
  (4) 菱苦土面层下的垫层及与其接触部分,如含有多孔易受潮的材料及能与氯化镁起化学作用的材料(石灰、石膏、矿渣硅酸盐水泥、炉渣、硫化合物等),应采取防潮和隔绝措施。
  (5) 铺设菱苦土面层时,其下层的水泥类材料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设计强度等级的50%,且不小于5N/mm2。表面尚应全部划毛。
  (6) 基层表面清理时,应先将浮浆、油污、白灰等脏物用钢丝刷彻底清除,然后用鼓风机(局部用皮老虎)吹净。如遇刷不掉的白灰、油垢或油漆时,应用3%~5%浓度的硫酸溶液或碱水洗去。对其凸出部分尚应凿去。
  (7) 铺设菱苦土拌合料时,应在基层面上涂以相对密度为1.06~1.13的氯化镁溶液和菱苦土的拌合料(4:1~3:1重量比)打底,随涂随铺设菱苦土拌合料。
  (8) 由于菱苦土拌合料在硬化过程中一般要膨胀15%~20%,因此铺设厚度应比设计厚度减薄2mm为宜。
  (9) 菱苦土拌合料铺设后,用刮尺刮平,再用滚筒或3~5kg夯压实。如发现面层表面有液体,可撒干菱苦土拌合料继续压实。
  (10) 双层面层的上层,应在下层硬化后铺设(约1~2d)。先在下层表面上涂以相对密度1.06~1.13的氯化镁溶液和菱苦土的拌合料(4:1~3:1重量比)打底,随涂随铺上层的菱苦土拌合料。铺设后应予压实。上层表面应在菱苦土初凝前抹平,终凝前压光。
  (11) 在施工间歇后继续铺设前,应将已硬化的垂直边缘予以清扫,并涂刷氯化镁溶液和菱苦土拌合料稀浆。
  (12) 氯化镁溶液相对密度随气温变化适当调整。在一般情况下,当气温为10~30℃时,实用相对密度常波动在1.14~1.18的范围内。在同样气温下,面层的氯化镁溶液相对密度应比底层低0.01。相对密度过小会降低菱苦土强度,易产生收缩裂缝;相对密度过大菱苦土会发生膨胀,导致面层凸起损坏。
  (13) 施工中对伸缩缝、施工缝和沟道边等处应处理好。施工时必须用20mm×25mm木条沿伸缩缝两边钉设,用玻璃条沿施工缝或沟道边将其与面层隔开;木条或玻璃条的顶面与菱苦土面层齐平。如以上处理不好,将会由于伸缩变形而出现不规则的裂缝,影响美观。
  (14) 菱苦土面层不宜在雨天(包括霉雨季节)施工。为使面层更好地干燥,室内应稍予通风,但不得直接吹进穿堂风。
  (15) 菱苦土面层铺设时及铺设后的硬化期间,室内气温应在10℃~30℃范围内。硬化时不得遭受潮湿和局部过热现象。
  (16) 施工中必须掌握菱苦土的硬化时间,做好面层的收浆压光工作。当气温为10~15℃,氯化镁溶液相对密度为1.18时,面层硬化时间为16~24h;当气温为16~20℃,氯化镁溶液相密度为1.17时,面层硬化时间为10~15h,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好菱苦土的初凝、中凝和终凝时间,开始摊浆用玻璃抹子铺平,初凝时再用玻璃抹子抹平,抹出浆来;中凝时用大钢皮抹子压至密实平整;在终凝前再用小钢皮抹子压至平整光滑。
  (17) 菱苦土面层的磨光应在菱苦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以免锯木屑脱落。磨光前,应以菱苦土、矿物颜料和相对密度为1.06~1.13的氯化镁溶液等拌合料稍加湿润。
  (18) 菱苦土面层涂油,应在菱苦土完全晾干后进行,待涂油层全部干燥后上蜡。面层打蜡可使菱苦土地板表面光滑、提高耐久性、延长使用年限。上蜡时,把蜡脂与松香以1:3(重量比)拌合,并加热到40~50℃,溶解后用破布均匀涂抹,待蜡渗入菱苦土面层内,用软布尽力摩擦到光亮为止,或用5~10mm厚羊毛毡裹于磨石机脚上,开动机器,将菱苦土面层磨光。
预控措施
  (1) 混凝土垫层应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表面应使之洁净干燥。垫层强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50%,且不得小于5MPa。
  (2) 如果是木基层,木板不得刨光,板宽不得大于12cm,上面需钉40mm镀锌铁钉,间距15cm,钉帽露出板面0.5~1cm。
  (3) 垫层应为低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最好小于2cm。待终凝后用竹帚将表面水泥浆刷去,使石子表面露出(如果混凝土已有强度,可用钢丝刷刷毛;强度高时,可用剁斧将表面凿毛)。
  (4) 用清水洗净垫层表面的污垢。有油渍的地方用汽油刷净,再用碱水洗刷后用清水冲洗。有石灰浆点的地方用3%盐酸溶液洗涤,再用清水冲干净。最后用干木屑清扫一遍,吸去水迹,不待垫层干燥即可进行面层施工。
  (5) 在混凝土垫层上铺菱苦土底层和在菱苦土底层上抹面层之前,应用比重为1.06~1.13的氯化镁溶液和菱苦土的拌合料(4:1~3:1重量比)涂刷(可用钢丝刷或马兰根刷、南方用棕刷刷),使混凝土孔眼吃透浆,并趁湿铺抹菱苦土拌合料。
  (6) 正确掌握菱苦土底层与面层之间铺设相隔的时间。
  (7) 氯化镁溶液浓度不应过高或过低。
  (8) 菱苦土面层铺设后,应避免直接受穿堂风吹和高温烘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