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体与其内部使用空间可以将空间和形体视为对应的两个因素。现代建筑理论的精华是提出了空间的概念,把空间从背景请到前台,成为建筑的主角。而形式成为塑造空间的手段,并强调建筑形式对空间的真实表达。这种理论导致了建筑以直接的方式表现空间,即有怎么样的空间,就有怎么样的形体。建筑的形体也可以说是建筑的原形,它直接表达了构思,是建筑师基于功能内容和基地条件将想法落实到具体的结果。
实例一:提格利艺术馆。在该艺术馆中,占主体功能的展览空间设计成五个成序列,带弧顶的体块。辅助空间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矩形体块。两个交通空间也各有特色。位于城市道路一侧的交通空间呈圆柱体,简单、明了。而位于莱茵河畔的交通空间成梭形,自由、开放,成为建筑的活泼元素,建筑室内功能是具有观赏性的坡道。整个建筑形体的逻辑性十分明显,不同的空间所对应的几何形体可以容易地识别。
实例二: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该艺术馆主体建筑形体是一个矩形体,交通空间被设计成线形将整个建筑分为主要空间和辅助空间。处于建筑视觉中心的是入口空间,迈提格利艺术馆耶运用了其最具代表性的圆柱体。从建筑方案的设计经过可以体会建筑师在形体处理过程中具有的逻辑思维。主要体块,次要体块,活泼体块,规整体块都对应了建筑内部的使用功能。
实例三:犹太人纪念馆。与前两个展览空间相比,犹太人纪念馆是由一个折线性的体块形成的,所有的空间都包含在整个形体之中。它虽然形体怪异,但也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展览空间就人的行为来讲是呈线形的,并且这种行为的速度也是缓慢的,所以建筑空间可以表现为折线。但这种空间形体如果运用到办公楼或是学校的话,就没有合理的形体上的逻辑了。因为办公楼和学校对应的空间应是开放、灵活的,使用方便的,而非晦涩,阴暗。而这种空间感觉正是建筑师想要在这个建筑中表达的。
上述的三个例子,虽然同为展览空间,由于建筑的环境不同,构思不同,所要表达的意义不同,所以产生的形体也不同,当然建筑的形式结果也相差甚远。但从中都可以找到合理的逻辑推理过程。体会到形体逻辑对整个建筑设计的形式结果所起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