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述

本地区夏季高温炎热, 持续时间长, 对施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因此, 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夏季高温时正常开展施工是保证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的关键, 拟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夏季高温时的正常施工。

二. 夏期施工时间

本工程夏期施工定在 5 月 15 日至 9 月 15 日, 在此以外, 如在白天温度高于 30℃时进行施工也按夏期施工的有关要求办理。气温较低的时候一般指一天之中除上午10时至下午 16时之外的时段以及阴雨天气等。 气温较高的时段一般指一天之中上午 10 时至下午 16时之间的时段等。

三.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分部成立夏期施工管理领导小组, 负责夏期施工的生产任务安排及施工部署, 夏期施工措施的监督、 贯彻与执行。

组 长: XXX

副组长: XXX、 XXX、 XX、 XXX、 XX

组 员: XX、 XX、 XX、 XXX、 XX、 XXX、 XX

四. 夏期施工的准备工作

1. 认真学习《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中“12 夏季施工” 的有关规定, 并遵照执行。

2. 加强夏期施工的培训教育力度, 对所有管理人员、 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强调夏期施工技术工作的特殊性, 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使夏期施工能够顺利地完成。

3. 结合施工阶段和内容, 对夏季混凝土施工进行热工计算, 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温度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加强夏期施工温度的测定工作, 由试验人员对大气环境温度、 养护温度、 混凝土出盘温度、 入模温度等按规范要求的频率、 时间、 位置进行及时测定, 并做出详细的记录。

4. 严格按夏期施工的要求组织生产, 加强防暑降温, 同时保障防暑降温物资的及时供应。

5. 试验人员注意收集气象部门的有关气象资料, 在夏期施工前后的10 天内, 做好温度的测定工作, 并对各施工工点及作业队及时通报天气变化情况, 以便及时采取养生、 降温等措施。

6. 开工前, 预先制定详细的夏期施工措施, 内容包括技术措施,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材料供应计划, 质量标准等, 确保夏期施工按标准要求顺利完成。

7. 施工前, 落实好夏期施工必备的防暑物资、 降温设施, 并结合所施工项目 从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 每道工序上合理安排施工。 夏期施工, 混凝土、 砂浆掺用的外加剂的掺量根据试验室通过试验及相关文件确定, 产品需符合各项技术标准, 有出厂合格证书, 并经过试验合格的产品, 防止购买和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8. 加强夏期施工的检查力度和对职工夏期施工防暑、降温知识的教育力度, 提高认识, 严格要求。

五. 夏期施工的技术保证措施

1. 桥涵工程

⑴基坑开挖完毕后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 避免基底长时间暴晒形成龟裂或浮层, 影响基坑稳定性。

⑵高温炎热天气施工时, 混凝土和砂浆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当掺用缓凝型减水剂时, 根据气温适当增加坍落度。 水泥进入搅拌机的温度不宜大于 40℃。

⑶拌制混凝土、 砂浆用的集料及其他组成成分采取遮荫、 围盖或喷水冷却的方法, 并避免长时间暴晒。 混凝土、 砂浆尽量在棚内或气温较低的早、 晚或夜间进行拌制。

⑷混凝土搅拌站对水管及水箱加遮阳和隔热设施, 采取在拌和水中加碎冰的办法来却拌和水。 搅拌站料斗、 皮带运输机、 搅拌楼采取遮阳措施,并尽量缩短搅拌时间, 但是不能少于 2min.

⑸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或砂浆, 运送时采取防晒、 遮荫或冷却措施,并尽量缩短运送时间。 运输过程中宜慢速搅拌混凝土, 不得在运输过程中加水搅拌。

⑹混凝土和砂浆根据施工能力进行拌制, 每盘混凝土浇筑或砂浆使用的时间不宜超过标准要求(在 30℃时不超过 1. 5h), 盛放砂浆的容器或溜放混凝土的溜槽、 串筒使用前进行充分的冷却。

⑺混凝土浇筑或砌体砌筑前将与混凝土接触的模板、 钢筋表面或基底、 基座表面温度降低到 30℃以下, 其方法主要有盖湿麻布或棉絮、 喷雾状水, 用保护罩覆盖或其它认可的方法。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砌体的砌筑速度要加快,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大于 30℃, 降低混凝土拌和物温度的主要措施有: ①用冷却水或冰水; ②冷却水泥温度; ③用冷却水喷洒、

浸泡或冷风降低骨料温度; ④对搅拌和运输设备进行遮荫、 隔热处理; ⑤夜间浇筑。

⑻夏期施工期间, 对于砌筑工程所使用的片石、 混凝土砌块、 砖等材料, 在施工前采用洒冷水的方式进行表面降温, 避免由于材料表面温度过高造成砂浆与之接触后的粘结力下降。

⑼承台、 墩身、 连续梁钢模板、 竹脚板在拼装时充分考虑温度造成的伸缩, 以计划浇筑混凝土时的温度进行拼缝控制, 避免模板缝因温度变高造成漏浆或变低使表面竹脚板受挤起鼓。

⑽连续梁梁混凝土浇筑前对支架进行检查, 避免因温度变化造成支架松脱, 影响浇筑质量和施工安全。

⑾连续梁混凝土施工时, 事先由试验确定分层浇筑的覆盖时间, 施工中严格控制, 不得超过, 以免底层混凝土初凝形成施工缝。

⑿体积较大的梁体、 墩台、 承台在夏期施工时, 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冷却管, 注入循环水, 消散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水化热。

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表面的修整工作, 修整时可采用喷雾器喷少量水防止表面裂纹, 但不准直接往混凝土表面洒水。

⒁混凝土浇筑或砌体砌筑完毕后及时采用浸湿的土工布覆盖, 然后在土工布上再覆盖一层塑料布, 保证水分不易蒸发, 保持湿润, 并增加洒水次数, 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状态最少 7 天。 保湿养护期间, 采取遮阳和挡风措施, 控制温度和干热风的影响。

⒂混凝土拆模后采用浸湿的粗麻布包裹养护, 养护期间经常洒水, 保证麻布湿润, 不得形成干湿循环,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 大体积混凝土更应提前养护, 且养护时间不少于 28 天。 具体养护时间详见下表。

不同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的最低期限

47.png48.png

⒃设置专人对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期间的环境温度、混凝土浇筑时的入模温度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作好记录。 混凝土夏期施工时除按规定制作标准混凝土试件外, 还要制作相同数量的试件与结构进行同等强度的养护。

⒄承台养生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且初凝后, 予以洒水养护(如温度条件允许) 保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准, 养护措施采用浸湿的土工布覆盖, 然后在土工布上再覆盖一层塑料布, 保证水分不易蒸发,保持湿润, 并增加洒水次数, 养生期应符合规范要求。 混凝土养生时, 表面温度与养护水温之差不宜大于 15℃, 在现场施工时, 应根据环境的实际温度随时调整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使之满足要求。 在混凝土表面盖上保持湿润的塑料薄膜等能延续保持湿润的材料, 根据空气的湿度、 温度进行洒水养护, 每天洒水的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并注意不能对混凝土表面形成冲刷。 对于承台混凝土, 应布设冷却管来降低混凝土温度。 冷却管采用内径Φ32mm 的铁管, 在承台中分层布置, 层距以 1m 为宜。 沿承台横向方向几字形布置, 进出口 位置应高出承台混凝土面 0. 5~1m。 冷却管使用完成后, 即灌浆封孔, 截除承台顶面以上部分。

⒅墩身养生措施: 墩柱采用自 动喷淋+土工布+塑料布包裹的养生方式, 养护用水及材料不能使墩身混凝土产生不良外观质量影响。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 应采取带模包裹喷淋的措施进行保湿、 潮湿养护, 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 为了 保证顺利拆模, 可在混凝土浇筑 24~48h 后略微松开模板, 并喷淋养护至拆模, 再继续保湿养护, 养护期限应符合规范要求。

⒆现浇混凝土结构采用覆盖、 蓄水相接合的养护方式。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尽量减少暴露时间, 并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混凝土暴露面, 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暴露面混凝土初凝前后, 卷起塑料薄膜, 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 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 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 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然后撒水保持润湿状态。 现浇结构或构件尽量延迟混凝土的拆模时间,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 采取带模包裹、 浇水或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 潮湿养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 内外温差不宜超过 20℃。

六. 夏期施工的安全措施

1. 夏期施工期间, 机械设备采取换班轮流制, 保证机械设备有足够的冷却、 保养时间, 避免长时间作业影响机械的性能。

2. 夏期施工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开中午气温较高的时段。

3. 夏季温度较高, 做好对电力设施及电缆、 电线的检查工作, 避免因高温造成绝缘失效产生危险。

4. 夏季降雨丰富,施工中严格按项目 部制定的雨季施工措施的有关要求做好生产安排。

5. 施工现场布置遮阳棚, 遮阳棚应安排在阴凉、 通风良好的区域, 并供应茶水、 人丹、 藿香正气水等夏季防暑用品。

6. 加强夏季食堂管理, 注意饮食卫生, 食物应及时放到冰柜中, 防止因天气炎热而导致食物变质腐烂, 造成食物中毒事故。

7、 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严格挑选, 对年龄偏大, 患有甲亢、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职工应进行调整, 保证现场施工人员的身体素质能承受高温作业的要求。

8、 各职工宿舍的设置应符合文明工地要求, 做到卫生、 整洁、 通风,并安装空调, 保证职工在夏季能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