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具有耐久性好、承载能力强、抗震性好等特点。在砌体结构中,其布置方式对承重性能和耐震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以下是砌体结构布置方案的一些原则和常见方式:
1. 水平墙体的布置通常沿着大的结构梁或板打,以分散荷载和抵消纵向作用力。
2. 垂直墙体的布置通常与梁和柱的坐标间距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有利于构造的紧凑和强度的均匀分散。
3. 在大跨度的墙面中,需要设置上下两组水平钢筋或木杆,以增强墙板的承载能力。
4. 墙体尽量不要出现拐角,缩小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承载性能。
5. 相邻砖体之间尽量采用相等的联结方式,这样可以提高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砌体结构布置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平行墙体式布置:砖体结构的墙体在竖向和水平向分别平行于建筑的坐标系中按一定的间距布置。
2. 峡谷式布置:两个短墙连为一条峡谷,中间凹下的墙体中间进行浇筑混凝土流勾,提高整体的耐震性。
3. 缆结式布置:在墙体的内部嵌入钢缆,以提高结构的承载性能和刚度。
4. 三向弯折式布置:通过砌体结构的原理,使墙体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弯曲,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砌体结构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设计时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以确保建筑物具有良好的结构承载性能和耐灾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