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搁栅拱度不匀
现象
(1) 吊顶搁栅装钉后,其下表面的拱度不均匀不平整,甚至成波浪形。
(2) 吊顶搁栅周边或四角不平。
(3) 吊顶完工后,经过短期使用产生凹凸变形。
治理
(1) 如吊顶搁栅拱度不匀,局部超差较大,可利用吊木或吊筋螺栓把拱度调匀。
(2) 如吊筋螺母处未加垫板,应及时安装垫板,并把吊顶搁栅的拱度调匀;如果吊筋过短,可用电焊加长螺栓,并安好垫板、螺母,把吊顶搁栅拱度调匀。
(3) 吊木被钉劈裂而节点松动时,必须将劈裂的吊木换掉;吊顶搁栅接头有硬弯的,应将夹板起掉,调直后再钉牢。
(4) 因射钉松动而节点不牢的,必须补钉射钉。如射钉不能满足节点荷载时,应改用膨胀螺栓锚固。
施工准备
选材: 决定顶棚构选、顶棚搁栅间距及断面。
操作工艺
(1) 桁架下弦底面与保温层的净距应不小于100mm;
(2) 保温顶棚的底衬板接缝应严密,隔汽层(油纸或油毡)应分段压紧,折裂的油纸或油毡应予更换;
(3) 吊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钉灰板条等面层;
(4) 顶棚四周的水平线应位于同一标高,其允许偏差不应大于±5mm,中间部分应起拱,起拱高度应不小于房间短向跨度的1/200;
(5) 搁栅的接头,凡断裂、大节疤处都须用双面夹板夹住,且要错开使用;
(6) 搁栅间距为300~400mm,如为轻质板材顶棚时,搁栅间距以400~600mm为宜,并应符合所用板材的规格。
预控措施
(1) 桁架下弦底面与保温层的净距应不小于100mm;
(2) 保温顶棚的底衬板接缝应严密,隔汽层(油纸或油毡)应分段压紧,折裂的油纸或油毡应予更换;
(3) 吊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钉灰板条等面层;
(4) 顶棚四周的水平线应位于同一标高,其允许偏差不应大于±5mm,中间部分应起拱,起拱高度应不小于房间短向跨度的1/200;
(5) 搁栅的接头,凡断裂、大节疤处都须用双面夹板夹住,且要错开使用;
(6) 搁栅间距为300~400mm,如为轻质板材顶棚时,搁栅间距以400~600mm为宜,并应符合所用板材的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