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后浇带施工通病的主要原因    
1 底板浇注混凝土阶段
  由于模板支设不严密,振捣混凝土时通过钢板网眼流入混凝土浆。后浇带内由于钢筋要穿过模板,尤其是地梁内纵向钢筋很多,模板不容易做到严丝合缝,在振捣混凝土时,混凝土浆会从模板缝隙流进后浇带地梁内,流进地梁内的混凝土浆被地梁内的纵向钢筋遮挡,清理很困难。有的施工人员对此重视不够或经验不足,对流进地梁内的混凝土浆不能及时清理,后来清理时,因混凝土浆硬化后强度很高,使清理更加困难,而且在剔凿时容易凿伤钢筋,降低了后浇带处的结构承载力。
2 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从基础后浇带留设到浇注后浇带混凝土,需要很长间歇时间,在这期间基础底板上的后浇带很容易掉进建筑垃圾。有些工程比较重视,用木胶合板把后浇带盖严,但是到浇注后浇带混凝土时,打开盖板,发现后浇带内有一层粉状垃圾,尤其是地梁内较多、较厚,已经把底层钢筋覆盖,但由于地梁较深致使清理困难,通常是在地梁旁边的坑壁上用长凿子,向下剔凿50cm见方的空间,当能下去人时,把钢筋断开,人下去继续往下剔,剔至地梁下10cm,用工具扫除粉状垃圾,这样清理杂物花费的人工和时间较多。
  这些粉状落地灰是怎样进去的呢?
  经过观察分析发现,粉状落地灰是由水流带进去的,虽然后浇带由模板盖严,可以挡住块状垃圾,但挡不住粉状落地灰通过流水流进去。流水主要有三个方面:支完模板后冲洗模板内杂物的用水;混凝土养护用水;雨水。这三个方面的用水都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