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工程 » 环保书籍
烯烃配位聚合理论与实践(焦书科)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1-01-20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7.90 MB
  • 资料分类:环保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烯烃配位聚合理论与实践(焦书科)
本书以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现、发展和演进为主线,全面系统地论述-烯烃、二烯烃和环烯烃的配位聚合理论和聚合方法的发展和现状。
  本书共分6章,在第1章概论中,首先对烯烃配位聚合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梗概描述,随后介绍了该领域中常用术语和概念的物理含义及其与配位聚合术语的相关性。还从物理化学的角度详细地讨论了研究和生产中常用术语,如催化活性、催化效率、萃取分离、结晶和立构规整度等的物理含义和表征方法,以期对深入理解配位聚合本质和正确使用表征方法奠定科学基础。
  第2章是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在该章中详细地论述了各类催化剂的发现、发展和演进过程。对重要的催化剂体系如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一是客观地介绍了它们的发现、发展、演进过程和发展标志;二是依据催化剂各组分间的反应推演出各类催化剂高(活性)(长)效化的思路和方法,以及由这些催化剂合成的聚烯烃结构和物性特征。
  第3、4、5、6章分别是α-烯烃配位均聚、α-烯烃-烯烃配位共聚、二烯烃和环烯烃的配位聚合。各章中有关烯烃配位聚合理论的建立和发展的论述,是以催化剂的进步为脉络,较系统地讨论了各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实验证据、分子描述及其演进过程,并分析了它们的合理性和预见性。还对各类催化剂的结构异同点、聚合机理的完善程度和争论焦点进行了类比评述。
  为了便于读者查证和深究,对重要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和理论观点还引用了相应的参考文献,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查询和参考。
  本书可作为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料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资料,也可供从事烯烃聚合和材料加工的科研人员、企业开发和信息研究人员等参考。
评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土木工程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