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开槽埋管
1.1、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沟槽围护施工→井点降水施工→沟槽开挖→支撑→至槽底标高以上20cm由人工挖土→砾石砂垫层→排管施工→窨井砌筑→磅水→坞磅→回填土→逐道拆除支撑→拆除井点
1.2、施工准备
1.2.1、办理开工、图纸会审、管线交底、掘路等手续,做好对施工范围内邻近单位、居民的告示和联系沟通工作。
1.2.2、施工沿线进行开挖样洞和样槽,确定是否有地下管线。对施工范围内的场地进行清理,设置护栏和警示标牌。
1.2.3、材料、机械、劳动力准备。
1.3、测量放样
1.3.1、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交桩获得的原始定线、定桩资料,进行现场施工放样和临时桩设置,确保原始定线方位、水准点、数据准确无误,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测轴线和标高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3.2、根据国家水准点(本工程采用吴淞标高)引放到施工现场,在施工沿线设置临时水准点,并设置在不易沉降的固定点上,加以保护。然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测,平时施工中严加保护并定期复测。
1.3.3、施工过程中,基础和管道标高测定应设置龙门板控制,在挖至底层土、做基础、排管时,架设样桩并经常复核,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1.3.4、按要求保护好现场设置的各桩点,定期进行复测。
1.4、沟槽围护施工
事先进行场地清理。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查,根据经复核的控制点放出沟槽边线,保证沟槽开挖的宽度及各种施工机具的移动。根据各种管材直径,确定不同的沟槽宽度,根据沟槽开挖深度,确定沟槽围护结构,埋深小于3m的管道,采用横列板支撑。视土质情况埋深大于3m的管道,采用钢板桩支撑。如果开槽埋管的地质情况为淤泥质粉质粘土。施工时,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措施。
1.4.1、横列板支护
横列板支护时,挖土深度至1.2m需要及时撑头挡板,以后每次撑板的高度一般控制在0.6~0.8m。
横列板采用组合钢撑板(钢围檩),其尺寸为长4m,宽20cm,厚5cm~6cm。采用铁板与角铁焊接而成或用特殊型钢制作而成。
横列板要水平放置,板缝严密,板头齐正,深度要到碎石基础面。
沟槽支撑采用铁撑柱,铁撑柱二头要求水平,每层高度一致,每块竖列板上支撑不小于二只铁撑柱,铁撑柱的水平间距不大于3m,垂直间距不大于1.5m,头挡铁撑柱距离地面一般为0.6m~0.8m。铁撑柱在施工时要求其钢管套筒不得弯曲,支撑要充分绞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