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标过程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评标准备,这一过程要编制评标使用的相应表格,认真研究招标文件,了解招标项目的范围、性质和招标文件规定的主要技术要求、标准、商务条款等;

第二阶段为初步评审: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书进行系统的评审和比较,书面要求投标人对投标书中含义不明确、对同类问题表述不一致或者有明显文字和计算错误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说明或者补正,评定投标人的报价是否低于投标企业的成本价,投标书与招标文件的规定是否存在重大偏差等;

第三阶段为详细评审:拟定“标价比较表”或“综合评估比较表”依据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书进行排名或量化评分;

第四阶段为推荐中标候选人:推荐中标候选人,完成评标报告。

评标环节的常见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有技术问题、经济问题、法律问题、管理问题、道德问题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和专业立场,必然导致其看问题的局限性,因此,法律规定,评标委员会应依法组建并负责评标活动,评标委员会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对于评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一是招标采购是一种形式,采购对象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二是招标投标是一种竞争性的交易手段,对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起着积极作用,它产生的基础是市场的竞争性,因此不能仅用道德的眼光看待招标投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是招标人追求采购对象的性价比是其目标,不可将其公益化。

评标环节出现的问题往往与招标文件编制有密切关系。如果这些问题在法律法规或招标文件中有相应的规定,则比较容易解决;如果是在编制招标文件中出现疏漏和错误,则问题相对难以解决。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类问题:

第一类问题:投标人主体资格不合格被否决的常见情形

主体身份:参考《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的规定。

利害关系:参考《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的规定。

 

控股管理关系:参考《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