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书是表述投标人实力、信誉状况、投标报价及投标人对招标文件响应程度的重要文件,也是评标委员会和招标人评价投标人的主要依据。企业在产品和实力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前提下,编制出高水平的标书,是在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关键。因为投标文件中任何含糊不清的内容或者未予明确的细节都有可能导致能否中标或后期执行合同意见的不一致。

准备工作

投标人一旦跟踪上某项目,首先应捕捉以下信息,并在其确实无疑时方可值得去购买招标文件。

1)该项目资金来源及可靠性;

2)该项目有否内控标底价, 价格是否合理;

3)该项目决策授权人及有否倾向性意见;

4)沟通业主,宣传推介投标品牌及收集反应。

二、投标分析

潜在投标人应当仔细阅读招标文件,并结合招标文件要求,在全面分析自身资格、能力条件、招标项目需求特征和市场竞争格局之后,准确做出评价和判断,并最终决定是否参与投标、如何组织投标以及采取何种投标策略。潜在投标人在决定参与投标之前,应当对可能影响投标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内在因素包括:资格条件、自身能力,外在因素包括项目需求特征、市场竞争格局等。

1、资格条件分析。

①招标文件要求的资质和资格;

②相应工作经验和业绩;

③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④法律法规或招标文件规定的其他条件。

2、自身能力分析。

潜在投标人应结合自身人员结构、质量管理、成本控制、进度管理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优势和特长,对投标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选择适合自己承受能力、产品优势较为明显、中标可能性大的项目进行投标。

3、项目特征和需求分析。

分析招标项目的使用功能、规模标准、质量、造价、工期等方面内容,梳理技术规范、施工工艺(或供货方案和服务要求),通过踏勘现场、参加投标预备会、市场调研等形式,尽可能全面把握招标项目整体特点和资源需求状况。

4、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分析潜在竞争对手及其特长、信誉、管理特色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综合信息,包括竞争对手在同类项目的投标信息、投标报价特点和可能投标策略。

三、投标策略

投标策略是指投标人在合法竞争前提下,依据自身实力和条件确定的投标目标、竞争对策和报价技巧。从履约难易程度划分,投标策略分为低风险投标和高风险投标。从预期效益划分,投标策略分为盈利投标和保本投标。

1、低风险投标与高风险投标

低风险投标针对技术要求不高、项目管理难度较低、履约风险不高的招标项目。投标人应当对招标项目的责任和风险作出评估,并结合自身技术、设备和资金能力参与投标。

高风险投标针对技术难度大、管理要求高,履约风险大的招标项目。投标人应当谨慎参与高风险投标,只有预判能够承受风险损失时才能参与投标。

2、盈利投标与保本投标

拟参与投标的项目是自身强项、相比对手拥有优势且竞争激烈程度不高的,投标人可以考虑盈利投标。

投标人当前业务量较少,为获取新的业务,以少盈利或不盈利方式参与投标,可以考虑保本投标。

四、投标团队组建

投标团队负责投标活动的组织实施、投标文件制作、投标报价确定等工作,投标团队成员按专业分工合作完成投标目标和任务。潜在投标人应当根据招标项目要求和特点,结合不同阶段需求,动态准备和组建投标团队。投标团队应当包括经济管理、工程技术、商务以及合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必要时还可从外部聘请相关专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