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工程造价是门定量的科学;也有人说,工程造价是门只可意会的艺术。或许,在工程预算阶段,造价更应说是一门科学,而在工程结算阶段,造价更象是门艺术。"同样的工程,不同的团队去处理结算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对这个命题我相信没有同行会去进行反驳。

工程结算,看起来似乎是工程竣工后的工作。但如果你等到工程竣工后才去处理相关结算事宜,那实在是太迟了。或许,你就为你的公司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实际上,工程结算应分为几个阶段:

准备阶段,编制阶段,报审阶段,审定阶段,本篇来看一下编制阶段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结算编制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依据合同和工程签证变更资料,计算出结算造价。在形成结果时,要有艺术性。一个好的造价工作者,往往不会去片面追求准确性。大家都知道的,施工单位的结算是要经过审核后才能作为结算依据的。因此,要放点水,给审核单位留下核减的空间。审核单位的也要吃饭的,没有核减额,他们的利益就少了。此时,他们会拼命的找地方下手,形成他们认为理想的核减额。我在施工单位工作时,曾经和许多同行举过一个例子:一个100万的工程,如果报120万的结算,也许审核的人给你审成100万,这样你没吃亏,审核的人很有面子,大家的利益也都有了保证;也许审核的人审成105万,这样施工单位还赚了;如果你就报100万的结算,审核的人一定会给你再想法减掉你一些,否则他没面子,他的单位也没什么效益,这样你就赔了;如果你报80万的结算,审核的人一定为了面子和他单位的利益也要想尽办法再核减掉一部份,这样你就赔大了。

核对与编制好结算资料基础

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在编制结算时都要以相关资料依为依据。因此在审核时,首先要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查。从施工图纸、工程承包合同到施工全过程的动态资料都要一一核对,力求资料完整齐全,确保审核工作正常进行。工程任务完成与否要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工程的工期、质量、建筑材料价格、奖惩等规定要以承包合同和补充合同或其他形成的协议条款作为依据,而具体施工中的动态进展,局部更改和隐蔽工程等都要有相关的资料佐证才能进入结算。一言蔽之,没有完全齐全的资料所作的结算是不完善的结算,而没有完整齐全的资料所进行的审核就会得出不准确的结谕,达不到审核所要达到的目的。

工程量是工程结算审核的关键

工程量费用是工程造价的主体。运作中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隐蔽性。审核工程量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审核中,经常会发现结算的工程量与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有出入,原因很多,一般有以下几种:

1.施工企业为加大费用,有意增加工程量和夸大工程的施工难度;

2.有些变更了的项目仍按原定项目进入结算;

3.是多方施工的工程项目,有时会出现各方都把自己承担的部分工程作为整体工程进入结算

 

上述几种情况在结算审核中经常发生。对于多报的工程量要扣除,否则就直接损害了业主的利益。同时对于漏报的工程量,在反复核实后,本着实事求是将漏报的工程量增补到结算中去,避免承包商的利益受到损失。

定额单价的审核不可忽视

在一般情况下,工程的定额单价都有具体规定,编制工程结算时只要参照定额单价的明细子目直接就可以套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定额单价套用往往出现差错。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为地提高或降低规格。

2.是错将定额中包含的工作内容分离多估冒报或少估漏报。

3.是在核算时不按规定的定额单价换算。

4.是补充的定额单价缺乏依据,也没有经过批准就直接进入结算等等。

 

以上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因此在审核时不能因定额单价的套用有具体的规定而掉以轻心。

其他费用的审核坚持合情合理

 

其他费用,由于计算方法不同于工程量和定额单价的套用,故在审核中要根据费用的发生具体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