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池的设计要点有哪些?
形式 | 特点和设计要点 | |
1 | 隔板混合池 | 1. 利用水体的曲折行进所产生的湍流进行混合2. 一般为设有三块隔板的窄长形水槽,两道隔板间的距离为槽宽的二倍3. 最后一道隔板后的槽中水深不少于0.4-0.5m,该处的槽中流速v为0.6m/s4. 缝隙处的流速`v_0`为1m/s,每个缝隙处的水头损失为0.13`(v_0^2)m`;一般其总水头损失为0.39m5. 为避免进入空气,缝隙必须具有淹没水深100-150mm |
2 | 跌水混合池 | 1. 利用水流在跌落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冲击达到混合的效果2. 其构造为混合池的输水管上加装一活动套管,混合的最佳效果可由调节活动套管的高低来达到3. 套管内外水位差,至少应保持0.3-0.4m,最大不超过1m |
3 | 水跃式混合池 | 1. 适用于有较多水头的大、中型水厂,利用3m/s以上的流速迅速流下时所产生的水跃进行混合2. 水头差至少要在0.5m以上 |
4 | 涡流式混合池 | 1. 适用于中小型水厂,特别适合于石灰乳的混合,其单池处理能力不大于1200-1500`m^3`/h2. 其平面形状呈正方形或者圆形,与此相适应的下部成倒金字塔形或者圆锥形,其中心角α为30°- 45°3. 进口处上升流速1-1.5m/s,混合池上口处流速为25mm/s4. 停留时间≤2min,一般可采用1-1.5min |
5 | 穿孔混合池 | 1. 适用于1000`m^3`/h以下的水厂,不适用于石灰乳或者有较大渣子的药剂混合,一面石灰粒子或者渣子堵塞孔眼2. 为设有三块隔板的矩形水槽,板上具有较多的孔眼,以造成较多的涡流3. 最后一道隔板后的槽中水深最少0.4-0.5m;该处的槽中流速v一般采用0.6m/s4. 两道隔板间的距离等于槽宽5. 为避免进入空气,孔眼必须具有淹没水深100-150mm,孔眼处的流速`v_0`可取1m/s,孔眼直径d一般采用20-120mm,孔眼距为(1.5-2)d6. 穿孔水头损失为 h = `(v_0^2)/((µ^2) 2 g)`式中µ —— 流量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