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机械的价格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动,由市场客观原因引起的风险费,应由合同双方承担。合理确定中单价中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机械的价格,就能使施工单位少承担部分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中单价中风险费的因素,提出在不同情况下确定中单价中风险费的方法。
关键词:综合单价 风险 风险态度 投标
一、引言
综合单价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核心内容。综合单价应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及施工机械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和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在施工中。引起风险的原因有两种: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客观原因包括不可抗力。这里的主观原因是指合同双方完全能控制的原因,客观原因是指合同双方不能控制的原因。客观原因引起的风险费由合同双方按合同约定或《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推荐的比例分担。综合单价中的风险费是由客观原因引起的,是指施工过程中购买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机械的价格比签订合同时相应价格上升带来的风险费用,应由合同双方共同承担。《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推荐,当合同没有明确规定合同双方由于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机械的价格上升而带来风险如何分担时,材料价格升高部分的5%由施工单位承担,其余由建设单位承担,机械设备及施工机械价格升高部分的10%由施工单位承担,其余由建设单位承担,人工价格上升部分全部由建设单位承担,这些风险费用是由施工单位的利润减少来承担的。如果施工单位在投标报价时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机械的价格较高,与实际购买的价格差就小,承担的风险费就少。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一般采用经评审的低标价中标的评标方式,且不得低于成本。要想中标,报价要低,要想多获利润,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机械的价格要高些,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如何在低报价的条件下,获得尽量多的利润,是施工企业报价时应解决的问题。
二、影响综合单价中风险费的因素
1.施工单位的投标目的
施工单位的投标目的一般有两种:一是为了占领市场或维持企业生存,一是获取利润。施工单位的投标目的是占领市场或维持企业生存,获取利润为次要目的,因此在报价时,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机械的价格不能报高,而且要牺牲按正常计价的部分利润,风险自担。当施工企业投标的目的是获取利润时,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机械的价格应尽量报高一些,尽量使自担的风险少一些。
2.施工单位的投标策略和工程实际情况
施工单位投标是可采用不平衡报价策略的。不平衡报价策略就是在仔细分析工程量清单后,对那些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可能比清单工程量少,其清单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机械的价格报低些,对那些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可能比清单工程量多,其清单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机械的价格报高些,使其总价和正常报价基本相同。这样,既保证了低报价,又可以减少由于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机械的价格上涨而分担的风险费。当工程本身技术比较复杂或工程施工条件比较恶劣,投标人少,竞争不激烈,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机械的价格也可以报高些。
3.决策者的风险态度
同一风险,对于不同的人态度是不同的。一般把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分为三类:一类是风险厌恶型,即不喜欢风险。表现为对风险很敏感,往往把小风险放大成大风险,损失稍微增加一点,效用值下降很多,这类人往往对风险采取回避的态度。一类是风险喜好型,即喜欢冒险。表现为对风险不敏感,往往把风险淡化,对风险不回避,风险在增加,效用值却减少不多,认同高风险高回报的原则。一类是风险客观型,即对待风险客观、理性。风险与效用成正比。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必然影响到报价时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机械的价格高低。
4.其他投标人情况
施工单位应成立专门部门,长期收集本地区其他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情况、决策者风险态度、企业经营策略、每一次投标情况(报价策略及习惯)等资料。有条件时也应收集本地区以外的施工单位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在投标竞争中准确预测竞争对手的投标策略、投标价的高低、某一具体投标活动中其他投标人最低标价的可能范围。这样,才能确定一个低风险、较合理、竞争力强的投标价。
三、综合单价中风险费的确定
1.当不考虑综合单价中风险费的标价低于预测到其他投标人的最低标价范围的最低价时
如图1所示,F1为招标人提供的招标控制价,F2为经预测的其他投标人的最低标价范围的最高价,F3为经预测的其他投标人的最低标价范围的最低价,F4为不考虑综合单价中风险费的投标价。当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