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utoCAD中,很多情况下是知道两个点或两个图元的相对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合理使用捕捉自或相对坐标来绘图会大大提高绘图效率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在绘制下图所示图形过程中,如果能用捕捉自或者相对坐标来绘制,会大大提高效率的
我们首先分析一下该图形,该图两个小圆的直径和相对位置已知,所以我们应该先根据两个小圆的相对位置分别绘制出两个小圆,然后用相切相切半径命令绘制Φ50的大圆,所以此图的关键在两个小圆的相对位置的确定,通过近期广大学员的参与我们共总结出3种在3步内便可完成的方法,所以超过3步的我们不再讨论,下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那种方法最好:
1、用绝对坐标的方式,设Φ19小圆的圆心坐标为(0,0),那么Φ20的圆心则为(57,-17),用绝对坐标方式分别画出两个小圆,最后画Φ50的圆,【用绝对坐标画Φ19——用绝对坐标画Φ20——用相切、相切、半径画Φ50】
当然如果题目限制了不让在原点做,那么我们可以提前记录下第一个点的坐标,然后根据第一个圆心,确定第二个圆心的坐标点。
2、用相对坐标的方式同样可以达到目的,绘制第一个小圆(假如是Φ19的圆),直接输入(@57,-17)确定第二个小圆的圆心位置并绘制Φ20的圆,最后绘制Φ50【任意位置绘制Φ19——用相对坐标绘制Φ20——绘制Φ50】
上述两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都有他的局限性,第1种虽然简单,但必须已知绝对坐标,第2种方法也挺简单,但只能在上一步的结束点与下一步的起点的相对坐标明确时,使用起来才简单,如第二个小圆的圆心的参照点不是第一个小圆的圆心时,此方法就不在实用.下面我们来看第3种方法
3、利用“自临时参照点偏移”命令,也叫“捕捉自命令”,在绘图区任意位置绘制第一个小圆(如Φ19),然后再次激活圆命令,输入“from”或“Shift+鼠标右键,选<自(F)>”,基点选Φ19的圆心,然后输入相对坐标确定Φ20的圆心并画出Φ20的圆,最后画Φ50【在任意位置画Φ19——用捕捉自命令画Φ20——画Φ50】
第3种方法不但简单,而且没有前2种方法里的种种限制,只要已知一个图形的起点与图中的任何一点的相对位置,都可以用此方法,所以我觉得第3种方法最好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还希望大家积极参加讨论,集思广益,想出更好的方法
其实此题主要是考察捕捉自命令的使用,捕捉自使用起来不但简单,而且使用范围也很广,如果能够合理使用捕捉自命令,会大大提高绘图效率。比如与 复制,移动等等命令的联合应用。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希望高手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