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岩土工程 » 边坡与基坑工程
滑坡治理人工挖孔桩开挖、喷锚支护设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11-19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50 K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滑坡治理人工挖孔桩开挖、喷锚支护设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6p
小区西侧滑坡位于电力职院学生宿舍2、3楼东侧,新蕾.品阁居小区西侧位于长沙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其滑坡北侧位于湖南恒天九五机械有限公司车间,西侧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东侧为拟建新蕾.品阁居小区。
原由拟建新蕾·品阁居小区在基础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3#宿舍东侧下部边坡坍塌,宿舍基础露出,且有沉降现象及2#宿舍有墙体开裂现象。后经抢险专家组意见,紧急对其填土反压,形成四级反压土堆,达到初步稳定。已对2#、3#基础实施注浆处理,保证了宿舍沉降稳定。经监测结果,宿舍沉降稳定。但由于拟建新蕾·品阁居小区要继续施工,反压土堆不能为永久防护边坡,固经专家组意见,实施新蕾·品阁居小区西侧滑坡治理设计方案。本次对1#和6#宿舍东侧下部的原挡墙进行加固。
该工程由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该滑坡支挡工程加固处理采用支护桩+锚杆+截排水+监测。具体部位及做法:详见施工图。
1、支护桩分为DF和FG段,共23根由15φ22主筋,φ6@150的箍筋组成,桩径φ800mm,孔深8.0m,桩护壁为C25砼,桩心为C30砼。
2.锚杆与砼格构梁和砼挡墙连接
(1)锚杆在CL段在原毛石挡墙(+65.20~+67.20)处增设两排直径为28㎜的锚杆,锚入深度为18000㎜;锚杆间距为2000×2500.在+59.20~+65.20的位置增加三排直径为32的锚杆,锚入深度分别为13.5m、12.5m和16.0m .与坡面外部增加300×350的格构梁连接,间距为2000×2500. LM段在+59.20~+63.20的位置增加三排直径为32的锚杆,坡面外部在原支护的基础上增加300×350的格构梁,间距为2000×2500.孔经均为D=130,以20°向下倾斜成孔安装,M30砂浆注浆。孔深分别为:
CL段
▽59.20m处锚杆成孔深度为L=12500(lf=5500 la=7000、NY=100KN NA=147KN)
▽61.20m处锚杆成孔深度为L=16000(lf=5500 la=10500 NY=100KN NA=165KN)
▽63.20m处锚杆成孔深度为L=13500(lf=5500 la=8000 NY=100KN NA=133KN)
▽65.20m处锚杆成孔深度为L=18000(lf=5500 la=12500 NY=100KN NA=204KN)
▽67.20m处锚杆成孔深度为L=18000(lf=5500 la=12500 NY=100KN NA=187KN)
LM段
▽59.20m处锚杆成孔深度为L=12500(lf=5500 la=7000NY=100KN NA=147KN)
▽61.20处锚杆成孔深度为L=16000(lf=5500 la=10500 NY=100KN NA=165KN)
▽63.20m处锚索成孔深度为L=13500(lf=5500 la=8000 NY=100KN NA=133KN)
(2)锚杆连接采用三道C30砼梁连接,标高、同锚杆配筋见设计图。
4.DF和LM段支护桩
该桩为28根,设置在反压土堆第一级标高为57.5m位置向下挖8.5m进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桩由12φ22的主筋,φ6@150箍筋组成,桩经为φ800孔深8.5m,桩护壁为C25砼,桩心为C30砼。
5.桩间土处理
桩间土处理采用单层双向φ8@200钢筋网喷射C30砼,100厚钢筋网用膨胀螺丝紧固在人工挖孔桩上。
6.排水工程
(1)在桩顶59.20m设置400宽截水沟,在54.0m的位置设置排水沟,防止地表渗入边坡内对边坡内土方破坏。
(2)在支护桩挡墙墙身设泄水孔,外斜5%,孔径为100mm间距2m,上下交错成梅花状布置,最低一排泄水孔高出地面300mm,以减少挡墙内土方的含水率。
1、工程地质条件
滑坡所在场地位于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公寓第2、3栋东侧,1#和6#栋学生公寓东侧未出现滑坡。场地原始地貌单元属剥蚀残丘。勘察时场地内各钻孔孔口标高变化于63.53~71.77m。
根据本次钻探揭露,场地内埋藏的地层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坡积层、第四系冲积层、第四系残积层及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各地层的野外特征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
2.2.1新填土(Qml)①:褐红色,由反压的粘性土及滑体土组成,稍湿,松散状态,钻孔2、5、6、8、9、11、12号遇见,层厚5.80~12.50m。
2.2.2老填土(Qml)②:红褐色,主要由粘性土堆填而成,堆积年限在10年以上,稍湿,稍密状态。钻孔1、3、4、7、10、13~17号遇见,层厚1.80~6.90m。
2.2.3第四系坡积(Qdl)粘土③:红褐色,含少量植物根茎,稍湿,硬塑状态。其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切面稍光滑,摇震无反应。钻孔1、3、4、7、13、16、17号遇见,层厚1.50~3.80m。
2.2.4第四系冲积(Qal)粘土④:褐红、褐黄色,具网状结构,湿,硬塑~坚硬状态。其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切面较光滑,摇震无反应。钻孔1、3、4、5、7、8、10、11、13、15~17号均遇见,层厚1.80~4.80米。
2.2.5第四系残积(Qel)粘土⑤:褐红色,系泥质粉砂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清晰,湿,硬塑状态。其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切面较光滑,摇震无反应。除钻孔12号外,其余钻孔均遇见该层,层厚为2.20~8.70米。
2.2.6 白垩系(K) 泥质粉砂岩:褐红色,主要由石英及粘土矿物组成,泥质胶结,粉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按其风化程度不同可划分为强、中风化二带,现分述如下:
a.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⑥:褐红、紫红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呈块状少量呈短柱状,岩块手易折断,冲击难钻进。具遇水软化、失水崩解的特点,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场地内所有钻孔均遇见该层,层厚0.60~6.90米。
b.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⑦:褐红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长柱状,岩块手难折断,属极软岩,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所有钻孔均钻入该层,揭露厚度0.80~9.82米,层厚不详。
2、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期间,各钻孔均遇见地下水,属上层滞水类型。主要赋存在填土和第四系地层中,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水量较小,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勘察期间稳定水位深度0.80~11.70米,相当于标高53.82~61.4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