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园林工程 » 园林实习报告
生态学教学实习指导 27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06-15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60 KB
  • 资料分类:园林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生态学教学实习指导 27p
实习一:群落类型的线路调查
实习目的
通过群落线路调查,掌握线路调查的方法,了解线路沿线植物群落的分布和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种类及其生长状况,了解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规律,认识海拔高度、坡向坡位等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群落结构与更新演替的影响,初步认识不同森林群落的总体特征。
调查前的准备
(1)访问和了解调查地区植被和自然情况;
(2)踏查;
(3)收集资料;
(4)选择调查线路,要求从山脚到山顶;(5)在选定的线路上逐段设点进行调查,段内的典型调查地点称为调查小区,无面积限制,也不设标准地,原则是目测。
外业调查
(1)线路记载
用海拔仪测定海拔高度,步速器测定距离,手罗盘测定方位。起点为0号转折点,每逢拐点编号,测定海拔高度、距离和方位,记入森林类型线路记录表。
(2)林木调查
每到达一个森林类型,要记载该类型所处的林班和小班;按调查顺序为标准地编号,并记录到达最近调查线路上拐点的方位和距离;测定标准地的海拔、坡向、坡度和坡位;记载林型的名称和土壤类型。然后,利用角规进行林木调查。在调查地段的中间选择一个角规的中心,用角规环绕一周依次测定每一株树木的名称、胸径、树高、角规值(角规的豁口取1cm),记入森林类型线路调查记录表。
利用生长锥测定平均木的年龄(人工林可根据造林的年代确定),测定郁闭度。在内业时计算各树种和林分的平均胸径(D1.3)、平均树高(H),以及每公顷的胸高断面积(G/ha)、株数(N/ha)和蓄积量(M/ha)。根据断面积或蓄积量确定林木组成式。
(3)幼树、下木、活地被调查
幼树(1.5米以下的乔木树种)、下木(灌木)、活地被(草本植物)调查按项目记入下木(灌木、幼树)调查记载表和活地被物(草本、小灌木)调查记载表。记载方法如下:
总体情况:标准地(样地)号、总盖度、平均高、成层现象、分布状况等。
填表:
①植物名称:对于植物名称不确定的种类,采集标本,栓上标签,写明样地号及标本编号;
②层次:分别目测整个样地内的下木(灌木)和活地被(草本)是否分层,由地表向上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用罗马字母Ⅰ、Ⅱ、Ⅲ、………表示;
③覆盖多度等级:常用德鲁捷标准,本次用覆盖度,即枝叶覆盖地面的百分比;
④平均高度:距地面的高度;
⑤生长状况:良、中、差;
⑥分布状况:均匀、随机(散生)、群团(丛生);
(4)层外植物调查
层外植物(藤本植物)记载种类名称、盖度(%)、高度(cm)、生长方式(攀缘、附生、寄生)、分布状况(均匀、随机、群团)记入《表5层外植物调查记录表》;
(5)更新调查
一般用样方法或无边界样园法,本次采用下木的调查方法记入其调查表(结合实习二样方调查进行(略)。
内业数据处理
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通过查植物检索表确定名称,并写出拉丁文;整理外业调查表格,计算角规测树数据,并写明计算方法。写出林分组成式;绘出森林类型线路调查平面图(方位和距离)和剖面图(海拔高度和距离),注明调查点的位置;各调查的森林类型描述,可查阅资料,包括:
1.分布状况(分布区、海拔、地形等);
2.土壤类型及其土层厚度和特征;
3.林分结构:树种组成、层次、密度、蓄积、郁闭度、平均年龄、胸径、林分高度等;
4.下木、藤本状况:种类组成、优势种类、层次、高度、生长、分布状况等;
5.草本状况:组成、优势种及其他特征;
6.天然更新状况:密度、分布、生长状况等;
7.经营建议。
评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土木工程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