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植物造景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环境,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环境建设意义重大,植物造景具有鲜明的景观特色,既美化了环境满足了视觉审美功能,又改善了环境,保护了环境资源,因此,在城市绿化中,植物造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探讨了环境与园林植物造景的关系。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改善环境

  1 园林植物造景可以美化环境

  1.1 协调环境,美化建筑物

  造景植物与建筑物合理配植,可以相互衬托,和谐一致,不仅美化了建筑物,还有效的协调了环境,使环境在视觉审美功能上更加美观,协调,多彩自然的植物,丰富和谐的园林景观,优美的自然风韵,挺拔柔和的植物线条,所有的一些,都增添了建筑物美感,在相互衬托之下,体现出无限的自然美与人工美,能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一种动态的均衡构图,使人产生一种蓬勃向上的感染力,生动活泼的画面感染着周边的环境,感染着花草树木,感染着风格独特的建筑与园林,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生硬的建筑形体与柔和多变的园林植物有机的搭配,在视觉感官上,不仅软化了建筑物的硬线条,同时,使周边的环境变得更加完美,空气中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园林植物与建筑物有机的搭配,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可以墙角种植,也可以基础栽植,同时,还可以墙壁绿化,根据环境的特点合理搭配,以增强环境气氛。在视线开阔体型较大的建筑物附近,要种植干高枝粗、挺拔伟岸的树种,在风格独特、玲珑精致的建筑物附近,要种植冠密叶小、姿态轻盈的树种,以实现环境与植物造景的协调美观。

  1.2 与自然山水互相衬托,创造动态意境美

  园林植物造景依托自然山水和谐搭配,自然山水依托造景植物装点陪衬,二者相互衬托、协调一致,创造出一种环境的动态美、意境美,“石因树灵,山因水活”,在自然山水间,多彩靓丽的造景植物野趣横生,增添了无限的自然美的韵味,此起彼伏的山川,川流不息的清泉,经姿态优美的树木错落搭配,更加增强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多姿。乔木、灌木错落搭配其间,与水体相互衬托,清清的小溪映照着树木的倒影,浓密的枝叶遮蔽着清清的山泉,仿佛万物都产生了一种灵性,相互依托,活泼动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景为物配,物为景生,山川、水体无一不借助植物增添色彩,绿树、鲜花无一不借助山川、水体来增添完美的意境,所有的一切,相互衬托,创造环境的动态意境美。

  2 园林造景植物可以改善环境

  2.1 造景植物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具有积极作用

  植物造景可以保持水土,如果道路广场比绿地高出一小部分就可以有效减少洪灾的能力,提高涵养水源。如果在坡地上铺草,土壤被冲刷流失的现象就可以有效减少,在园林绿化工作中,为了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可以选择一些生长稳定、干高枝粗、截留雨量能力强、郁闭度强,根系深广、吸水性比较强的落叶层的树种;这种树种可以有效的加强固土固石,并且渗水性也比较好,水分可以快速渗入土壤,根系较深树木主要有南蛇藤、枫杨、柳树、胡枝子、水杉等树种,这些树种可以有效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并且减少了地表径流,对于减少河、海、湖地表径流污染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2 造景植物对于防风、固沙也有积极作用

  造景植物还可以有效的防风、固沙,树林可以有效降低风的速度,无论是迎风面还是背风面,当风遇到树林的时候,都可以有效降低风速,但是,从效果上看,背风面降低风速的效果比较明显。因此,一些城市设置防护林带,应该选择背风面为防护林区,主风向与防风林带的方向应该垂直,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起到防护风沙的作用。对多风害的城市来说,选择适当的位置建设城市防风林带意义非常重大。防风林带的位置一定要选好,同时,还要选好防风林带的树种,这一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选择树种时,我们要选择生长期长、抗风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树龄长久的树种,如果是华北以及东北地区,可以选择圆柏、乌柏、杨树、柳树、黑松等树种。这些树种对于防风、固沙,保护环境都具有积极意义。

  2.3 造景植物对环境的其它作用

  高大乔木和矮小灌木含水量都比较高,适宜种植在容易发生火灾的物体附近,因为这种植物着火点比较低,不易燃烧,可以起到阻燃作用,即具有防火作用,又可以美化环境。这类树种主要有银杏、山茶、棕搁、珊瑚树、八角金盘等。另外,如果是热带海洋气候地区,可以种植红树在浅海泥滩作防浪墙;在寒带地区可以用树林来有效的防护风雪;沿海地区可以用树林防海风的侵袭。另外,园林植物造景还可以降低环境温度,提高空气质量,遮挡阳光,吸收辐射,净化空气以及保护环境的作用。

  3 结语

  园林植物造景对于保护环境、生态城市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城市的环境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绿化配置,将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环境的改善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伟,王雪生.园林植物的配置与造景的原则[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1)

  2 田晔林,刘克旺.论我国园林植物造景[J].湖南林业科技.2011(2)